[实用新型]一种污泥沉降比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2542.2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5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顾幸文;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清源华衍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4 | 分类号: | G01N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沉降 观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沉降比观 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净化的重要环节,首先是污水中有机物在曝气池中微生物的 作用下合成菌胶团的过程,其次是菌体有机物的絮凝、沉淀和分离过 程;由此推论、研究证明,影响污水处理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曝 气池中由菌体有机物形成的活性污泥浓度的大小;其次是活性污泥凝 聚、沉淀性能的好坏。而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筒 中,静置、沉淀30min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之体积比。在以活性污 泥法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厂,影响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效果的因素很多, 在缺乏经验数据支持情况下,运行管理人员均以沉降比作为指导运行 的主要参数,首先因为它具有操作简单、历时短的特点;其次,运行 管理人员、工艺工程师可以通过观测污泥沉降比随时观察活性污泥的 絮凝、沉淀过程,了解活性污泥特性,掌握活性污泥量,判断曝气池 工艺运行情况,为工艺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由此控制污水处理效 果,保证出水水质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沉降比观测的通行做法是工艺人员生产现场量筒取样 观测或化验人员取样至实验室进行观测。具有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 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至今,所有重要运行参数均可实现仪器在线实时监 测,唯独沉降比观测及读取需要人工操作。在智慧物联高速发展的时 代背景下,污水处理厂运行模式正在向高度自动化、智能化转变。人 工观测沉降比这一操作模式亟待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国内外沉降比观测的通行做 法是工艺人员生产现场量筒取样观测或化验人员取样至实验室进行观 测,具有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沉降比观测装 置,包括箱体、量筒、出液管及进液管,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及第 二箱体,所述量筒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上,所述第一箱体上对应于所 述量筒分别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及摄像机,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量筒底部 连接,所述出液管与所述量筒的底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量筒顶部连接的溢流管。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进液管连通的自来水管。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进液管连接的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设置于 所述第二箱体上。
优选的,还包括对应于所述摄像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上的照明 光源。
优选的,还包括对应于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上的 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进液电磁阀,所述自来水管上设置 有冲洗电磁阀,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放空电磁阀。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上的遮雨棚。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材质为不锈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 泥沉降比观测装置中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及第二箱体,量筒设置于第一 箱体上,第一箱体上对应于量筒分别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及摄像机,进 液管与量筒底部连接,出液管与量筒的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污泥沉降比观测装置中混合液通过进液管进入,使用摄像机对量筒观 测后,通过出液管流出。本实用新型替代了人工操作,实现自动检测, 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及误差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污泥沉降比观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污泥沉降比观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第一箱体;1-2:第二箱体;2:支架;3: 遮雨棚;4:照明光源;4-1:光线;5:摄像机;6:红外感应器;7: 控制模块;8:量筒;9:溢流管;16:出液管;10:进液管;11:增 压泵;12:自来水管;13:进液电磁阀;14:冲洗电磁阀;15:放空 电磁阀;17:混合液;4-1:光线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清源华衍水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清源华衍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25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