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高电厂环保减排设施经济性的多机组连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2374.7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4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青山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F23L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高文龙 |
地址: | 5106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电厂 环保 设施 经济 机组 连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站锅炉污染物排放治理设施节能优化运行领域的设备,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提高电厂环保减排设施经济性的多机组连通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对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收紧,《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从2014年7月1日开始全面执行,重点地区燃煤电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限值分别降低至100mg/Nm3、50mg/Nm3、20mg/Nm3;2014年《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发布,该文件进一步要求燃煤电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限值参照燃气轮机排放标准(简称“超洁净排放”标准)执行,分别为50mg/Nm3、35mg/Nm3、10mg/Nm3(部分地区烟尘排放限值为5mg/Nm3),此外,2015年1月1日开始,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也开始实施,排污单位的生存压力空前巨大。
因此,所有电厂不断增加环保投资,进行环保减排设施的增设或改造,而相比以往减排设施的数量和减排能力,其新增和改造部分有增无减。事实上,很多电厂目前已经完成此项环保减排设施改造工程,标志着环保排放迈向新台阶的同时,减排改造也将告一段落,但大量减排设施运行的背后却是电厂能耗的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发电设备的建设投产,以及经济发展的放缓,用电供过于求的市场矛盾不断展现,很多电厂出现了发电利用小时数远低于设计值情况,平均负荷低于60%BMCR的时间占总机组的运行时间甚至达到一半以上,巨额投资新增或改造后的环保减排设施不仅使电厂能耗随之增大,而且在机组长期低负荷运行下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污染物减排能力,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为达到“超洁净排放”标准,电厂普遍采用的环保减排设施包括:静电除尘器(或袋式除尘器等)、脱硝装置(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为主)、脱硫装置(湿法脱硫为主)、湿式电除尘器等,部分电厂还设置有烟气换热器(GGH)。
现有多机组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结构相同且并排设置的2台机组,每一台机组均包括自锅炉1向烟囱13方向设置且通过烟道依次相串联的省煤器2、脱硝装置3、空气预热器4、静电除尘器5、引风机6、脱硫装置8和湿式电除尘器9,自锅炉1向烟囱13方向设置也即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其中,省煤器2最靠近锅炉1,省煤器2与锅炉1的烟道相连接,湿式电除尘器9最靠近烟囱13,湿式电除尘器9与烟囱13相连接,常规每一台机组中的脱硝装置3、空气预热器4、静电除尘器5、引风机6均为两套,两套脱硝装置3、空气预热器4、静电除尘器5、引风机6呈并联状并排设置,每一套中的脱硝装置3、空气预热器4、静电除尘器5、引风机6相串联,两件脱硝装置3均与省煤器2相连通,两件引风机6均与脱硫装置8相连通。
该机组还具有烟气换热器7,烟气换热器7具有烟气换热器降温段71和烟气换热器升温段72,烟气换热器降温段71位于引风机6与脱硫装置8之间的烟道上,烟气换热器升温段72位于湿式电除尘器9与烟囱13之间的烟道上。
引风机6出口烟气先进入烟气换热器降温段71,再进入脱硫装置8和湿式电除尘器9,然后进入烟气换热器升温段72,最后进入烟囱13。
当机组低负荷运行时,电厂能够采取的环保设施节能运行模式仅为减少脱硫系统浆液循环泵投运台数,其他环保设施以及脱硫系统的辅助设备无法减少投运,而且其投运模式与负荷变化也关联性很小,每台机组烟气也仍然依次通过各减排设施,同时,考虑到机组和脱硫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求,以及环保排放要求,在任何负荷下每台脱硫系统均需至少投运两台浆液循环泵,因此,在机组低负荷运行时,相比高负荷运行下,仅脱硫系统电耗小幅减少,其他系统电耗基本不变,最终使整个环保减排设施所占厂用电率大幅增加,从减排能力上看,对于远没有达到设计运行参数下的这些减排装置,其实际运行能力也是极大浪费,变相增加了电厂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青山,未经杨青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2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烟管道防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密封型锅炉烟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