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万向调节栓锚式防护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61674.3 | 申请日: | 201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9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苏克忠;闾元元;苏斌;陈州;阎立群;朱秋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30 | 分类号: | B66B13/30 |
代理公司: | 呼和浩特北方科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5100 | 代理人: | 王社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向 调节 栓锚式 防护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门,特别指一种万向调节栓锚式防护门。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施工过程中,电梯井已经成为施工中的重大安全隐患。电梯井浇筑完成后,需要及时安装电梯井防护门进行安全管控。目前的电梯井防护门结构简单,只是简单的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这种传统的方法需破坏原有结构且安装不便、不牢固,受打孔成型质量影响较大。特别是楼层较高时,人工打孔安装,既耗费人力,安装效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万向调节栓锚式防护门,这种防护门可安全、高效的解决墙体原有结构被破坏和受打孔成型质量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方案:万向调节栓锚式防护门,包括门体和与门体四角配合连接的调节栓锚连接件,所述门体两侧的各二根龙骨方管分别与门体四角的调节栓锚连接件配合连接,所述调节栓锚连接件由一根长方管和两端焊接的短方管及一只外套短方管构成,所述外套短方管套在长方管上,在外套短方管侧面固定焊接着钢板,钢板中间开有锚固螺母。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方案:所述长方管两端焊接的短方管分别套在所述门体两侧的龙骨方管上,所述短方管和龙骨方管由一侧开的螺母和螺杆固定连接起来。所述锚固螺母和锚固螺杆旋入配合,即将门体四角的调节栓锚连接件与电梯井洞口两侧的墙面固定连接起来。所述门体中间横向设置有反光材料警示牌。所述门体下部横向设置有加油漆制作而成的踢脚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下列优点:
一、万向调节栓锚式防护门设计新颖,可以根据需要上下左右移动,调节安装。
二、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利用锚固螺母和锚固螺杆旋入配合将万向调节栓锚式防护门快速安装在电梯井洞口两侧的墙面上,而不受墙面上螺杆洞预留位置偏差的影响。
三、万向调节栓锚式防护门可利用施工现场废弃材料制作,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万向调节栓锚式防护门主视图(工作状态)。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图2的横剖视图。
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万向调节栓锚式防护门的门体1两侧的各二根龙骨方管6分别与门体1四角的调节栓锚连接件2配合连接,调节栓锚连接件2由一根长方管4和两端焊接的短方管5及一只外套短方管3构成,长方管4两端焊接的短方管5分别套在门体1两侧的龙骨方管6上,短方管5和龙骨方管6由一侧开的螺母7和螺杆8固定连接起来。
如图2—图4所示,长方管4穿过外套短方管3,长方管4长300mm与两端短方管5焊接,再将门体1两侧竖向的龙骨方管6穿过短方管5,形成可上下调节的调节栓锚连接件2。外套短方管3规格为40×30×3mm,长方管4规格为30×20×3mm,短方管5规格为40×30×3mm,龙骨方管6规格为30×20×3mm。
如图2所示,钢板9焊接在外套短方管3的一侧上,钢板9厚度4mm,钢板9上设置锚固螺母11,通过锚固螺栓将调节栓锚连接件2固定在电梯井洞口竖向结构两侧的墙面。在两个短方管5侧壁上开一圆孔,在圆孔上焊接直径6mm的螺母7,通过在螺母7内旋入螺杆8,利用螺杆8顶紧防护门竖向龙骨方管6,达到阻止短方管5竖向移动的目的。门体1中间横向设置有反光材料警示牌12。门体1下部横向设置有加油漆制作而成的踢脚钢板10。
安装时,锚固螺杆伸入电梯井墙螺杆洞,通过锚固螺杆固定防护门的四个调节栓锚连接件2,调整防护门高度,保证踢脚钢板10与地面有一定间隙,拧紧锚固螺母11,最后拧紧螺母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616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惯性力影响的气浮随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