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灯用的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8244.6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6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蓝开锋;龙德道;陶伟;朱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昇辉电子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83 | 分类号: | F21V29/8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谢静娜;梁莹 |
地址: | 528312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灯用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灯用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射灯是现代家装常用的照明灯具之一,其市场需求量相当大。但目前市面上的射灯普遍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散热条件较差,以型号为MR16的射灯为例,其功率最高只能做到5W,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2)其光通量只能做到300LM左右,难以满足市场上高亮度的需要;
(3)其寿命较短,不能达到其他LED光源的同等寿命。
而终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射灯灯杯的散热性能较差,使得灯具在使用过程中温度持续较高。因此,若能改善其散热性能,必然可以克服以上缺陷,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性能较好的射灯用的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射灯用的散热器,包括内腔和散热外层,内腔的外壁与散热外层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条固定连接,内腔和/或散热外层上分别设有对流槽,内腔上的对流槽为内腔对流槽,散热外层上的对流槽为外层对流槽。
所述散热外层的外侧面呈波浪纹状,在体积相等的条件下,有效增加了侧边的散热面积,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所述散热外层为多个散热段组成的圆形结构,每个散热段呈弧形,各散热段内侧分别通过支撑条与内腔固定连接,任意相邻两个散热段之间留有作为外层对流槽的空隙,空隙的尺寸可根据灯具的实际发热情况进行设计,外侧对流槽的设计,充分增加了对流散热,可让散热器内部的热量充分通过空气对流而散开。
所述各散热段的内侧上,相邻两个支撑条之间为散热空间,散热空间的上下端均开放;内腔对流槽与散热空间连通,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内腔中的对流,增强其散热效果。
所述支撑条的高度大于散热外层的高度,多个支撑条均匀分布与内腔的外壁上。
所述内腔为杯状结构,内腔的底面位于散热外层中部,内腔的开口端位于散热外层上方,内腔的底面设有LED安装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腔对流槽分布于内腔的底面上,或者分布于内腔的侧壁上。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腔对流槽呈L形,从内腔的侧壁延伸至底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外层上设有5个外层对流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腔中设有10个内腔对流槽。在综合考虑了美观和漏光等因素的情况下,设置10个内腔对流槽,既可以保证灯杯的美观性形和防止漏光现象,同时也可以最大力度地增加内腔中灯珠表面热量的对流散热。
本射灯用的散热器制作时,可采用ADC12等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通过压铸成型,然后将散热器表面进行氧化处理或进行喷涂石墨烯等散热材料的处理,进一步提高其热辐射散热性能。本射灯用的散热器使用时,将LED灯珠按散热器内腔底面的安装孔位置进行安装,然后将其放入灯杯中,与射灯的其他组成部件进行装配即可。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射灯用的散热器结构简单,但相比传统的射灯结构,其散热性能好,可有效将射灯中LED灯所散发的热量及时传导出来,有利于提高射灯的功率和延长射灯的使用寿命。
将本散热器应用于射灯中,其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以型号为MR16的射灯为例,其产品可替代50W卤钨灯,兼容市面上所有的电子变压器,实现高PF,无闪烁,无频闪,实现绿色节能健康照明;同时,其功率可做到8W以上,Ra大于80,光通量达到600LM左右,色温2700K,光束角20°,其寿命大于10000h,光衰小,可兼容市面上大多数MR16射灯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射灯用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射灯用的散热器,如图1或图2所示,包括内腔1和散热外层2,内腔的外壁与散热外层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条3固定连接,内腔和散热外层上分别设有对流槽,内腔上的对流槽为内腔对流槽4,散热外层上的对流槽为外层对流槽5。
散热外层的外侧面呈波浪纹状(图中未示出),在体积相等的条件下,有效增加了侧边的散热面积,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昇辉电子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昇辉电子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82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