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脱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7338.1 | 申请日: | 201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5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叶甲旺;姚联;徐星辉;曹修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泛洲中越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5/02 | 分类号: | B21C3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脱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压组合模具脱模的工位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脱模 机。
背景技术
挤压组合模具在大吨位挤压机高温高压工况作业后,靠锥面配合的组合模具 压紧抱死,难以分离,人工拆卸时需将组合模平放在坚固的台面上,使用紫铜榔 头反复重击模具脱模。以上脱模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多种问题:
1、人工抡锤脱模,抡锤及击向模具过程中工具难以掌控,榔头飞出时有发 生,模具也可能因敲击位置不当局部破损飞溅,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2、人工抡锤脱模,往往需要多人轮换,花费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脱模效率 极低;
3、人工抡锤脱模,因模具四周受力不均,影响模具间锥面配合精度,造成 挤压管材偏心,降低模具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 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且脱模产品质量好的液压脱模 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脱模机,包 括一模架,一接料架和一液压顶杆,和至少两个液压机,所述模架上设置有台阶 状通腔,接料架和液压顶杆分别设置于台阶状通腔两侧,且接料架正对台阶状通 腔大端面设置,液压顶杆正对台阶状通腔小端面设置,所述两个液压机之传动轴 分别与接料架和液压顶杆连接且两个液压机之机身与模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脱模机通过在模架上设置 台阶状通腔,从而固定模具以及设置于模具内的产品,进而通过液压机传动轴分 别带动接料架和液压顶杆相向运动,固定住顶出模具内的产品;本实用新型提供 的液压脱模机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且 能有效防止对脱模产品的损坏,因此脱模产品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脱模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脱模机,包括一模架1,一接料架2和一液 压顶杆3,和至少两个液压机4,所述模架1上设置有台阶状通腔11,接料架2 和液压顶杆3分别设置于台阶状通腔11两侧,且接料架2正对台阶状通腔11 大端面设置,液压顶杆3正对台阶状通腔11小端面设置,所述两个液压机4之 传动轴41分别与接料架2和液压顶杆3连接且两个液压机4之机身42与模架 1固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接料架2、液压顶杆3和台阶状通腔11 三者沿同一中心轴布置,所述接料架2正对台阶状通腔11大端面方向开设有脱 模产品容纳腔21。如此,模具以及设置于模具内的产品分别与接料架2和液压 顶杆3相抵持,受力更均匀,防止侧翻或对产品造成挤压划伤;另外,通过设置 脱模产品容纳腔21,能方便承接脱模产品。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连接螺杆7和2个挡板8,所述螺杆 7分别与模架1和挡板8固定连接,2个挡板8分别设置于台阶状通腔11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螺杆7设置有4个,分别贯穿所述模架1且与挡板8通过 紧固螺母9固定连接。如此,可节省物料成本、降低液压脱模机重量。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至少2个吊耳6,所述吊耳6分别设 置于液压机4上。如此,可便于通过吊耳6将液压脱模机吊出转运,便于连续 化生产作业。
以下简要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液压脱模机的使用流程。
首先将组合模具以及模具内的产品平稳的放入模架1台阶状通腔11的台阶 中,启动液压机4,使接料架2向前运动并抵持住组合模具大端面,液压顶杆3 伸出顶住模具内的产品端面,在液压推力下将模具内的产品沿脱模方向顶出,并 落入脱模产品容纳腔21中,接料架2和液压顶杆3分别复位,完成脱模过程;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压脱模机与传统做法相比,使用方便快捷, 有效的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换产效率,可消除安全隐患,并且不影响模具精度和 使用寿命。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 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 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泛洲中越合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泛洲中越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73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板收卷装置
- 下一篇:带预旋转的均整机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