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应变检测锤中心和落距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3469.2 | 申请日: | 201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9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唐华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同科工程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变 检测 中心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桩基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应变检测锤中心和落距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高应变检测技术是检测建筑单桩承载能力的常用技术,检测时采用自由落锤的形式锤击桩顶。检测锤是其中的关键设备,其质量达20-100kN,检测锤的外形多为圆柱体,由铸钢一次浇筑成型,检测锤的提升过程通过起重机来实现。现行技术规范中对锤击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锤重心应与桩顶对中,严重锤击偏心的锤击信号不得作为承载力分析计算的依据;
2、锤的落距应由低到高,最大锤击落距不宜大于2.5m;
3、桩头顶部应设置桩垫,桩垫可采用10mm~30mm厚的木板或胶合板等材料。
以上要求中最核心的是两点,一是锤击装置必须要垂直,锤击平稳对中,否则会影响到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二是必须控制好落距。
现有技术中,高应变检测作业中是这样控制锤体的对中和落距的,在试桩确定后预先放置桩垫,起重机操作员提升锤体后,需要另外两人在已经吊起的锤体下方的区域,从正交方向目测锤体与桩体的对中状况,其中一人用钢尺测量桩头顶部与桩顶的距离,通过手势、哨音或其他语音方式通知起重机操作间内的操作员控制锤体的水平移动和纵向上的落距调整。这种操作需要人员处于已经提升的锤体下方作业,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作业方式,而且作业过程较慢且效果粗糙,这严重影响到高应变检测中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应变检测锤中心和落距的控制装置,该装置能有效保证检测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且可显著提高控制对中和落距的精准度和速度,能提高应变检测的精细化作业,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应变检测锤中心和落距的控制装置,包括检测锤、试桩、自动化监测系统、中心落距检测尺、形状和尺寸与试桩横截面相适配的垫板,所述检测锤悬设在试桩上方,所述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器、视频探头、测距传感器、微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视频探头、测距传感器均水平地设置在中心落距检测尺的前端,微处理器、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均设置在中心落距检测尺的内部;所述电源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微处理器分别通过数据线与视频探头、测距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无线与视频监控器连接;所述垫板上表面设有通过其中心的十字线一,所述检测锤下表面设有通过其中心的十字线二,所述中心落距检测尺的侧面对应于所述视频探头的纵向中心的位置设有中心线。
所述中心落距检测尺的后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绳孔,所述绳孔中设有安全绳。安全绳可以使检测人员在安全区域内便捷地从试桩2上将中心落距检测尺移除。
所述中心落距检测尺的横截面为长5-6cm、宽4-5cm的矩形。
所述中心落距检测尺的长度为90-100c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高应变检测中控制锤体的对中和落距模式的缺陷,能保证检测人员在控制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可显著提高控制对中和落距的精准度和速度,实现高应变检测的精细化作业,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该装置能实现对中过程的可视化监控,采用测距传感器测量落距,通过视频探头实时进行对中位置的监测,该对中过程中的全部信息均由起重机操作间内的操作员实时视频监控获取。实现了安全、及时、准确地控制锤体的对中和落距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中检测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试桩、中心落距检测尺、垫板、视频探头、测距传感器、手柄与绳孔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检测锤的仰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垫板的俯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中视频监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中:1、检测锤,2、试桩,3、中心落距检测尺,4、垫板,5、视频探头,6、测距传感器,7、十字线一,8、十字线二,9、中心线,10、手柄,11、绳孔,12、视频监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同科工程测试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同科工程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3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斜管齐根断管接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重复利用的装配式地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