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换热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51406.3 | 申请日: | 2015-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9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彦成;黄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彦成;黄忠军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6;F28F19/00;F28F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105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式换热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管式换热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管式换热器,它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管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端板上。管式换热器因其特殊的管状构造难以彻底清洗,致使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下降,能耗提升,大多数企业及个人对换热设备结垢的影响及清除工艺还停留在机械、高压水、化学酸洗等传统的“破坏性”工艺和观念方面;因此有必要对管式换热器设计出一套简单、安全、有效、易操作的清洗模式。
现有技术中,在管式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一种在管外流动,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为提高管外流体给热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量的横向折流档板。折流档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速度,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动程度大为增加。而在管式换热器内流动的介质多为水,而水这种介质极易结垢,水垢附着在管壁的厚度越厚,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越差,最终导致能耗上升,由于管式换热器多为密闭式,清洗较为复杂,传统的化学清洗水处理法是加入3种不同作用的水处理药剂:缓蚀剂、阻垢剂及杀菌灭藻剂。缓蚀剂可在金属表面形成皮膜,防止腐蚀;阻垢剂作用于形成垢的成分碳酸钙等的结晶体,使其扭曲、错位、变形,以此来妨碍垢的生长;杀菌灭藻剂对藻类和细菌有抑制作用,防止其繁殖。理论上化学水处理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前提是有效的水质稳定剂、专业的操作和管理及责任心强的操作人员,由于以上情况和特点,化学水处理的效果往往效果不佳,水垢在毛刷捅泡后又逐渐聚集。所以目前大部分空调冷却水系统即使采取了化学水处理方法,同时还要每年冬季停机保养时采用毛刷捅泡清洗冷凝器,管式换热器的铜管又直又长,特别是列管式换热器,例如中央空调主机的冷凝器与蒸发器,水流流经换热器直管时,由于摩擦阻力的存在,且不可消除,不管水流处于何种状态,越靠近管壁的边壁,水的流速越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层流层,层流层的厚度取决于管道的流速,流速越快,层流底层就越薄,层流底层的传热方式通常为传导传热,传热效率远低于中心部位的对流传热,因此减少层流底层的厚度增加换热效率就非常重要!
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在于,管式换热器因其特殊的管状构造难以彻底清洗,大多数企业及个人对换热设备结垢的影响及清除工艺还停留在机械、高压水、化学酸洗等传统的“破坏性”工艺和观念方面;而且简单地认为设备清洗只有在严重影响设备运行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其不知水垢的生成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的能耗,吞噬着企业的利润。而且,单一为了降低清洗的费用,选择了对设备有损害和腐蚀的清洗方法,造成设备的报废和生产的停滞,付出了比节能装置高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代价。目前很多企业,采用草酸清洗换热设备,每次清洗时间都不敢超过二个小时,因清洗的不够彻底,所以清洗时间由以前的一年一次变为现在的一年三次,增加了两次的停机停产时间,间接地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且清洗后的废水废液又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能源浪费减少,能够达到节能减排降耗的目的,可以时时刻刻地清除换热管内壁的水垢,使换热管始终处于换热的最佳工况的管式换热节能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管式换热节能装置,包括限位支架、固定支架、轴承支架、轴承、螺旋纽带、固定轴以及固定销,管式换热管内部设有螺旋纽带,螺旋纽带连接固定轴,固定轴上设有轴承,轴承镶嵌在轴承支架上,轴承支架固定在限位支架上,限位支架连接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固定在换热器端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纽带通过固定销连接固定轴。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销采用铆接方式连接螺旋纽带和固定轴。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支架通过焊接连接固定支架。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支架、固定支架、轴承支架、固定轴、固定销、轴承均采用食品级304不锈钢材质定制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纽带采用高分子纳米材质定制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换热效率,减少能源浪费,达到节能减排降耗的目的,可以时时刻刻地清除换热管内壁的水垢,使换热管始终处于换热的最佳工况,换热效率提高3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彦成;黄忠军,未经赵彦成;黄忠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51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