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炉大炒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8167.6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6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辛志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志玲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F24C7/08;H05B6/1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炉 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磁炉大炒锅。
背景技术
以前的厨房中,使用的灶具均使用明火加热,不仅加热效率慢,且有着不安全、污染大等问题。18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电磁炉因其具有加热速度快、节能环保、功能多样、容易清洁、安全性高等优点,被大量的应用于家庭厨房之中。而现在,电磁炉也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厨房中。其中某些条件下需要大的炒锅,而电磁炉对大的炒锅进行加热时,大炒锅加热不容易均匀,往往上半部分加热较慢。而且,由于炒锅较大,其散热较快,耗电随之增加。当电磁炉机芯大功率工作时,常常产生大量的热量,使用风扇散热则会产生相当大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炉大炒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炉大炒锅,包括机箱壳体,所述机箱壳体的左侧表面设有无刷电机风扇,所述机箱壳体的正面上端设有控制装置,且控制装置电连接有无刷电机风扇,所述机箱壳体的内部设有电源,且电源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机箱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第六代机芯,所述第六代机芯电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第六代机芯由整流桥堆、变压器、驱动主板、IGBT、和谱振电容依次电连接组成,所述无刷风机设置在第六代机芯的表面且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六代机芯的上方设有双环铜线盘,且通过弹簧安装在机箱壳体的上表面下侧,所述双环铜线盘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双环铜线盘的上表面垫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上端设有炒锅。
优选的,所述机箱壳体的背面壳体设有透气栅栏。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为触屏式。
优选的,所述炒锅的锅口处固定安装有手柄,且手柄外包裹有隔热橡胶。
优选的,所述双环铜线盘与弹簧通过螺丝连接,弹簧通过挂钩挂在机箱壳体的上表面下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磁炉大炒锅设有无刷电机风扇,及时散去机箱壳体内部的温度,防止出现因温度过高产生的问题,且产生的噪音小;该电磁炉大炒锅设有触屏式控制装置,方便对机械的设置、操作;该电磁炉大炒锅设有透气栅栏用来保证机箱壳体内部的气体流动,增加散热效果,同时方便内部机械的维修;该电磁炉大炒锅使用第六代机芯,比以往的电磁炉机芯更稳定、安全、智能、高效、散热快,且噪音小;双环铜线圈覆盖面积大、加热快、火力均匀;隔热层为炒锅提供一些保温效果,且提高热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六代机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壳体、2控制器、3无刷电机风扇、4电源、5第六代机芯、51整流桥堆、52变压器、53驱动主板、54IGBT、55无刷风机、56谱振电容、6隔热套、7炒锅、8双环铜线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志玲,未经辛志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8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陶瓷板光触媒载体
- 下一篇:一种治疗手足癣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