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中集气与排气设备的热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6906.8 | 申请日: | 2015-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3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宋学文;刘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0 | 分类号: | F25B30/00;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徐金伟 |
地址: | 1026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中 排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中集气与排气设备的热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暖及制冷末端系统,在初运行调试阶段,必须采用大量人力物力来进行调试,调试末端系统对以后系统正常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调试阶段,末端系统内存有大量的空气必须排除干净,不然会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或无法运行甚至损毁机组设备。
中国专利CN204254920U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冷媒供管和冷媒出管,热泵系统还包括:换热部,换热部与冷媒出管连接,并通过冷媒换热;压缩机部,压缩机部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第一压缩机的进入口与冷媒供管连接,第二压缩机的排出口与冷媒出管连接:切换控制部,切换控制部包括第一四通阀和第一控制阀,第一四通阀的A口与第一压缩机的排出口连接,第一四通阀的B口与第二压缩机的进入口连接,第一四通阀的C口与冷媒供管连接,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冷媒出管连接,第一控制阀设置在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冷媒出管之间,并控制通断。但是该专利结构复杂,未能解决末端系统内存有大量的空气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在配备多级离心水泵后,末端水路循环系统内的空气会随水流在系统内循环,在水泵的进水口加装集气排气罐,在罐内实现水气分离,使系统内的空气在罐内顶部顺利排除,保证空气不会二次进入循环管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集中集气与排气设备的热泵,包括设有出水管和回水管的加热机,所述出水管和回水管之间设有若干个室内末端,所述回水管与加热机的进水管之间设有循环水泵与集气排气罐,所述集气排气罐上设有排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末端之间为并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排气罐的底部设有第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在靠近加热机位置设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回水管在靠近集气排气罐位置按照顺序设有排水阀门和第二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阀为压力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阀门的压力设置在1个大气压。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排气罐的侧壁上设有防护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优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能够在罐内实现水气分离,使系统内的空气在罐内顶部顺利排除,保证空气不会二次进入循环管道,使系统运行稳定,有效保证机组设备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所述中集气与排气设备的热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循环水泵,2-加热机,3-排气阀,4-第一阀门,5-出水管,6-室内末端,7-回水管,8-第二阀门,9-排水阀门,10-集气排气罐,11-防护层,12-第三阀门,13-进水管,14-气体。
图中箭头方向冷却水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中集气与排气设备的热泵,包括设有出水管5和回水管7的加热机2,所述出水管5和回水管7之间设有若干个室内末端6,所述回水管7与加热机2的进水管之间设有循环水泵1与集气排气罐10,所述集气排气罐10通过进水管13与循环水泵1连接,所述集气排气罐10上设有排气阀3,所述室内末端6之间为并联连接,所述集气排气罐10的底部设有第三阀门12,所述出水管5在靠近加热机2位置设有第一阀门4,所述回水管7在靠近集气排气罐10位置按照顺序设有排水阀门9和第二阀门8,所述排气阀3为压力阀门,所述压力阀门的压力设置在1个大气压,当集气排气罐10内的气体14压力大于1个大气压力时,排气阀3开启,气体14通过排出,优选地,所述集气排气罐10的侧壁上设有防护层11。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6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