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温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44549.1 | 申请日: | 2015-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6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董艳芬;田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杨红梅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温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体温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平均温度,是通过机体内营养物质代谢释放出来的化学能来维持的。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生理体征参数,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体温升高和体温降低均提示患者病情的变化,在血管外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以及栓塞类疾病中,下肢皮肤表面的温度变化更加明显,皮温下降往往提示下肢动脉的供血不足;在临床工作中,下肢动脉缺血类疾病行腔内介入治疗或者外科旁路手术治疗后,均存在下肢动脉血栓或硬化斑块堵塞下肢动脉血管的风险。堵塞的临床指症之一就是下肢皮温的明显降低,所以术后观察监测患者的下肢皮肤温度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中往往依靠医护人员直接用手触摸的方式来感应下肢皮肤的温度变化,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客观性和不准确性,且费时费力。此外,临床中也有一些体温监测装置的应用,但这些体温监测装置普遍功能单一,一般是通过温度感应贴片来对体温数据进行采集并简单的显示。当应用于卧床病人的长时体温检测装置,现有的温度感应贴片采用简单、直接的与人体进行粘贴的设置方式,该方式会使得患者的日常行动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进行下肢的体温监测时,在患者的活动在所难免的情况下,体温监测的准确性以及患者的舒适度都会产生较大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适用于下肢体温监测,监测准确性高且能够保证患者舒适度的体温监测装置。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一种体温监测装置,包括:主机、一个标准温度感应贴片和多个下肢温度感应贴片,所述标准温度感应贴片和下肢温度感应贴片均通过数据线与所述主机相连;所述主机包括:显示单元、存储单元、数据通信单元;所述标准温度感应贴片设置于患者上肢或腹部,用于采集患者正常体温;所述多个下肢温度感应贴片分布设置于患者下肢的多个体温监测量点,用于采集患者下肢的体温;所述标准温度感应贴片和下肢温度感应贴片将其监测值回传至所述数据通信单元,并由所述数据通信单元将所述监测值发送至所述显示单元进行实时显示,以及发送至所述存储单元进行存储;
所述下肢温度感应贴片还设置有用于固定于患者下肢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包括一环形且由柔弹性材料制成的绑带,所述绑带上活动连接有一活动带,所述活动带由柔弹性材料制成且能够沿所述绑带的圆周方向滑动,所述下肢温度感应贴片设置在所述活动带上。
优选的,所述主机还包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监测值发送至外部的显示或存储设备。
优选的,所述体温监测装置还包括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能够实时接收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的所述监测值并显示。
优选的,所述绑带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矩形镂空区域,所述活动带的上下两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矩形镂空区域处的所述绑带的上下边缘。
优选的,所述下肢温度感应贴片通过一弹性固定环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活动带上。
优选的,所述绑带和活动带的内侧设置有亲肤材料层。
优选的,所述绑带的两端通过一对尼龙搭扣连接闭合为环形。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与下肢温度感应贴片可拆卸相连。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温监测装置,由标准温度感应贴片采集正常体温,由下肢温度感应贴片采集下肢不同部位的体温,并回传至主机由主机上的显示单元将患者的正常体温和监测到的下肢体温进行实时的显示;同时,下肢温度感应贴片通过其上设置的固定带固定于患者下肢的监测部位,能够更好的贴合皮肤以适应患者的日常活动,保证温度监测的准确性,同时提升了患者的佩戴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体温监测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体温监测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44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