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超声介入引导穿刺固定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6380.5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7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玉;周桂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培玉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G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799 山东省滨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超声 介入 引导 穿刺 固定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超声介入引导穿刺固定床。
背景技术
目前,超声介入术是一项微创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一般超声介入室内配备柜子,用于装各种介入术应用的手套,帽子,手术衣,穿刺针,活检枪,注射器,消毒液,装有消毒液及器材的方盘,标本盒,穿刺包等等,另外配备有可移动的托盘用于手术时搁置穿刺包。使原本不大的超声诊断室更加狭窄,不利于操作。现有的超声介入引导穿刺病人一般侧卧在床上进行肝穿或胸、腹腔穿刺。缺点是:要靠病人根据医生的指导掌握侧卧的角度并自己长时间固定该体位,该类病人一般病情较重,体质虚弱,长时间靠自己体力支撑固定体位,易造成病人体力不支且不易固定体位及掌握角度。有时侧卧位时在病人背后加塞枕头保持体位,也不易长时间固定体位。故易引起患者不适,增加各种并发症(胸、腹膜刺激征等)的发生率。超声诊断床一般为硬板床,易致姿势僵硬,引起不适。超声诊断室一般需较暗,不利于穿刺暴露手术部位,开灯又影响超声图像效果;穿刺引流时,引流装置不固定,易碰翻引起污染,同时也不利于医生操作。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428361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超声介入引导穿刺固定床,包括床体以及床体底部的第一床腿和第二床腿,所述床体一侧设有挡板,挡板上固定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位于床体床面的中上部;第一床腿上设有至少一个可旋转的收纳盒;在床体床面的端部设有输液架和灯座;在床体中部设有固定带;在第二床腿上且与第二床腿相垂直设有固定环。但是现有技术存在着操作使用不便,影响工作效率,使用舒适度差,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超声介入引导穿刺固定床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超声介入引导穿刺固定床,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着操作使用不便,影响工作效率,使用舒适度差,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一种新型超声介入引导穿刺固定床,包括固定带,卡环,床板,平移装置,连杆,收纳箱,污物桶架,床腿,支撑气囊,控制开关,导线,灯座,金属管,输液架,应急电源和陈列板,所述的固定带或者卡环安装在床板两侧的平移装置上;所述的连杆将收纳安装在床板的下部;所述的污物桶架安装在床腿的中部;所述的支撑气囊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相连;所述的灯座安装在金属管的端部;所述的金属管安装在输液架的上部;所述的应急电源固定在输液架的下部;所述的陈列板安装在收纳箱的顶部。
所述平移装置包括上滑轮,下滑轮,上凹槽,下凹槽和润滑层,所述的上滑轮安装在上凹槽;所述的下滑轮安装在下凹槽;所述的润滑层设置在上凹槽的底部;所述的上滑轮与卡环相连;所述的下滑轮与连杆相连。
所述的上凹槽设置在下凹槽;所述的上凹槽与下凹槽的宽度差为5毫米至2毫米;所述的上凹槽或者下凹槽采用深度为1厘米至3厘米的矩形槽,便于收纳箱和卡环的水平移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污物桶架包括支杆,旋转环和固定环,所述的支杆固定连接在旋转环和固定环之间;所述的旋转环套在床腿的中部。
所述的旋转环具体采用深沟球旋转环,有利于固定环的旋转,使用使可将污物桶旋转至床腿的外侧,不用时旋转至床腿的内侧。
所述的金属管具体采用直径为5毫米至10毫米的包塑金属软管,有利于操作方便,便于照明。
所述的支撑气囊具体采用容积为1L至8L的充气气囊,有利于调整高低和大小,改善使用舒适度。
所述的陈列板采用PP防菌塑料制成的矩形板,有利于放置使用工作器械,操作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超声介入引导穿刺固定床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平移装置的设置,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气囊的设置,有利于调整高低和大小,改善使用舒适度。
3.本实用新型的污物桶架的设置,操作方便,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固定带,2-卡环,3-床板,4-平移装置,41-上滑轮,42-下滑轮,43-上凹槽,44-下凹槽,45-润滑层,5-连杆,6-收纳箱,7-污物桶架,71-支杆,72-旋转环,73-固定环,8-床腿,9-支撑气囊,10-控制开关,11-导线,12-灯座,13-,金属管,14-输液架,15-应急电源,16-陈列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培玉,未经李培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63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修正骨骼结构的拉伸机
- 下一篇:带卡环的石膏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