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泵机械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6219.8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朱贤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贤东 |
主分类号: | F04D29/12 | 分类号: | F04D29/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泵 机械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技术领域,具体讲是指一种离心泵机械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较为常见的离心泵机械密封结构主要包括静组件和动组件,其中动组件主要包括动环、动环座、弹簧和弹簧座,静组件主要包括静环和静环座。而静环与静环座之间的密封常通过两者的间隙配合加设置O形密封圈的方式来实现。而在人为误操作或其它原因导致的干磨(即无介质存在)情况下,动环和静环端面摩擦必然产生大量的热,而橡胶材质的O形密封圈热传递系数低,传热效率差,使动、静环温升高,导致O形密封圈自身及相关零部件在高温下工作失效,进而使整个机械密封失效。而在机械离心泵维修中,机械密封的失效占50%以上,其中干磨使机械密封失效占据的比例就非常大。
故如何保障离心泵机械密封结构在没有介质的情况下能长时间运行,而当介质恢复时又能保持原有密封功能,是行业内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没有介质的情况下能长时间运行,而当介质恢复时又能保持原有密封功能的离心泵机械密封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静环和静环座,所述的静环设有外径逐渐减少的锥形,所述的锥形的大径端靠近静环的密封摩擦端面,所述的锥形的小径端远离静环的密封摩擦端面,所述的静环座设有与锥形紧密配合的锥形孔。
所述的锥形与锥形孔为圆锥过盈配合,圆锥过盈配合使静环与静环座不论在静态或动态,及在常温或高温都能紧密联接在一起保持接触。
所述的锥形轴向贯穿整个静环,也就是说静环整体呈锥形,为一种优选方案,静环整体呈锥形一方面方便加工成型,另一方面锥形长度够长,磨损补偿能力强。
所述的锥形孔的锥角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
所述的锥形孔的锥角大于0.5°且小于12°。
所述的锥形孔的锥角大于5°且小于8°。
离心泵机械密封结构还包括轴套,所述的轴套上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进一步降低了机械密封因动、静环端面摩擦而产生的高温。
作为静环座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静环座设有安装凸缘,静环座通过安装凸缘用紧固件直接紧固在离心泵本体上,避免了单独设置独立的安装板,减少了安装板与静环座之间的安装工序,同时使整个安装部位结构简洁、紧凑、合理。
作为静环座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静环座设有螺纹连接端,所述的静环座通过外螺纹连接端连接在离心泵本体的内螺纹连接孔中,采用螺纹连接连接方便、快速,且拆装方便。
作为静环座的第三种实施例,所述的静环座设有安装台阶,静环座通过紧固在离心泵本体上的附加压板紧压安装台阶而固定在离心泵本体上,通过安装台阶和附加压板将静环座固定在离心泵本体上,具有固定牢固、可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离心泵机械密封结构,一方面因静环座的锥形孔与静环的外锥形紧密配合,使静环与静环座不管在运行时或者停止时,都始终能保持紧密连接和气密,具体分析如下:当运行过程中,由于动、静环端面磨擦产生的热,导致静环和静环座温度升高,而不同材质的静环和静环座因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导致静环和静环座之间必然会产生间隙,但同时由于动组件的弹簧所产生的弹簧力及介质压力、液体膜压在轴向产生的合力,把静环推向静环座,消除了间隙,使静环和静环座两锥面自锁紧密连接,进而保持气密;另一方面由于因静环座的锥形孔与静环的外锥形紧密配合,静环因端面摩擦产生的热能迅速传递给静环座,从而达到降低温升的目的,进而使整个机械密封温度在允许的温度下安全工作。本实用新型离心泵机械密封结构的静环与静环座不论在静态或动态,还是在常温或高温都能紧密联接在一起保持接触,能起传递热量和隔离离心泵压力腔与大气环境的密封作用,且在干磨时,动、静环端面磨擦产生的热量,通过静环与静环座锥面紧密连接而能迅速传给静环座和离心泵本体,减少动、静环温度梯度,使温升变小,使各零部件都能在可承受温度下工作,且当低温介质通入时也不会由于温度巨裂变化而产生裂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离心泵机械密封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包含第一种实施例的静环座和第一种实施例的静环)。
图2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静环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三种实施例的静环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种实施例的静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贤东,未经朱贤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62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