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粘连的取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6183.3 | 申请日: | 2015-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7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卞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得时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8 | 分类号: | B26D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材料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粘连的取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材料的生产过程中,胶类制品经冲压作业后,有梯状废屑需分离去掉,普通取屑方式为直接整体卷取取屑或者两端废料分开取,由于废屑有粘性,整体卷取会使制品被粘带变形,而简单的两端废屑分开取,因两端废屑较为靠近,易出现两侧胶缠绕,粘连到一起的现象,导致取屑作业无法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粘连的取屑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粘连的取屑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及设于固定支架上的传送平台、第一卷料筒、第二卷料筒及分离装置,所述传送平台的传送端头设有取屑三角板,所述第一卷料筒和第二卷料筒位于分离装置的上方,所述分离装置位于传送平台的上方,所述分离装置由套设于滚筒上的轮盘构成,所述轮盘与滚筒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卷料筒和第二卷料筒通过设于固定支架上的电机驱动自动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分离装置的设计,并配合第一卷料筒和第二卷料筒,使得两部分残屑在卷取前即被分开,有效避免两侧残胶有过多接触而相互缠绕,确保取屑作业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待取屑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取屑后所得制品;2、取屑三角板;3、传送平台;4、固定支架;5、轮盘;6、滚筒;7、第一卷料筒;8、第二卷料筒;9、待取废屑;10、制品两侧废屑分隔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至图3,一种防粘连的取屑装置,包括固定支架4及设于固定支架4上的传送平台3、第一卷料筒7、第二卷料筒8及分离装置,所述传送平台3的传送端头设有取屑三角板2,所述第一卷料筒7和第二卷料筒8位于分离装置的上方,所述分离装置位于传送平台3的上方,所述分离装置由套设于滚筒6上的轮盘5构成,所述轮盘5与滚筒6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卷料筒7和第二卷料筒8通过设于固定支架4上的电机驱动自动转动。
取屑开始时,通过工作人员手动将制品两侧的废屑,穿过分离装置上轮盘5的两侧,分别卷绕至第一卷料筒7和第二卷料筒8,接着启动电机,在电机的驱动下第一卷料筒7和第二卷料筒8自动转动,此后,待取屑制品在传送平台3传送过程中,其两侧的废屑被不断卷取,在两侧废屑的带动下,分离装置上的轮盘5也随着转动,将制品两侧的废屑阻断至轮盘5的两侧,使得两部分残屑在卷取前即被分开,有效避免两侧残胶过多接触而相互缠绕,确保取屑作业顺利进行。
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或改用其他花型做此技术上的改变,都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得时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奥得时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6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探头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激光脉冲电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