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弯字机磨头装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4336.0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7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裴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奥凯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字机磨头装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弯字机磨头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立体字在广告行业中使用非常广泛,立体字的围边通常由板材弯折围成文字的形状,弯折板材使用的就是弯字机。在板材弯折之前,需要对板材进行切削等加工处理,利于形成尖锐的围角。在弯字机上使用夹持机构压住板材,防止切削加工过程中板材移位。现有的夹持机构是采用两片铁板旋转,铁板的一侧压住板材。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1、铁板的夹持力度不够,板材会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出现轻度移位,导致加工精度较低,最终成品围角后边缘倾斜和角度不准;2、铁板侧边对板材可能造成损伤,尤其是板材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出现移位时,铁板侧边的划痕更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对板材夹持力度大、板材不会移位、对板材表面无损伤的弯字机磨头装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弯字机磨头装夹装置,包括磨头装夹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装夹座上连接有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上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一推拉板,所述第一推拉板铰接有第二推拉板,所述第二推拉板连接有磨削压板,所述磨削压板包括第一磨削压板和第二磨削压板,所述第一磨削压板和第二磨削压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磨削压板和第二磨削压板与磨头装夹座之间具有板材通道。使用时,板材经由板材通道穿过,需要磨削加工时,气缸动作,通过第一推拉板和第二推拉板带动第一磨削压板和第二磨削压板,将磨削压板与磨头装夹座之间的板材紧紧压住,防止滑动。因为磨削压板、磨头装夹座均与板材面接触,所以大大加强了对板材的夹紧力度,同时避免了夹紧对板材表面的损伤。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缸与磨削压板分置于磨头装夹座的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推拉板包括体部和与体部连接的两个侧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体部和两个侧臂之间构成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内套装有压板连接销,所述压板连接销与第一推拉板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推拉板共有两块。可以通过两个气缸分别带动两个第二推拉板,这样磨削压板与磨头装夹座之间的夹紧力度大且均匀;或者使用一个气缸,通过第一推拉板同时带动两个第二推拉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任一第二推拉板的两个侧壁分别与第一磨削压板和第二磨削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推拉板与第一推拉板之间具有推拉缓冲间隙,所述推拉缓冲间隙位于第二推拉板与连接凹槽相对的一面。推拉缓冲间隙使得第一磨削压板和第二磨削压板能够得到均匀的拉力,对板材施加的夹紧力度均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磨削压板上设有折边容纳槽。折边容纳槽可以允许带有折边的板材穿过,并对其加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弯字机磨头装夹装置,通过气缸驱动磨削压板固定板材,具有作用力度大,能够保证板材夹持稳定不滑移,保证加工精度的优点;同时,因为磨削压板与板材之间是面接触,夹紧面积较大,有效的避免了传统铁板侧边对板材造成的损伤。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弯字机磨头装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弯字机磨头装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弯字机磨头装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弯字机磨头装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弯字机磨头装夹装置,包括磨头装夹座1,所述磨头装夹座1上连接有气缸支架5,所述气缸支架5上安装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连接有第一推拉板6,所述第一推拉板6铰接有第二推拉板7,所述第二推拉板7连接有磨削压板,所述气缸4与磨削压板分置于磨头装夹座1的两侧,所述磨削压板包括第一磨削压板2和第二磨削压板3,所述第一磨削压板2和第二磨削压板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磨削压板2和第二磨削压板3与磨头装夹座1之间具有板材通道9。
如附图2至附图4所示,所述第二推拉板7包括体部和与体部连接的两个侧臂,所述体部和两个侧臂之间构成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内套装有压板连接销10,所述压板连接销10与第一推拉板6连接。
如附图2至附图4所示,所述第二推拉板7共有两块,所述任一第二推拉板7的两个侧壁分别与第一磨削压板2和第二磨削压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奥凯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奥凯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43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