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透水植草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2313.6 | 申请日: | 201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0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钱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锦涛 |
主分类号: | E01C9/00 | 分类号: | E01C9/00;E01C5/04;E01C11/00;E01C15/00;A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透水 植草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草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透水植草砖。
背景技术
植草砖是有混凝土、河沙、颜料等优质材料经过高压砖机振压而成,完全免烧砖,达到环保生产的要求,经过科学系统的养护,植草砖具有很强的抗压性,铺设在地面上有很好的稳固性,绿化面积广,能经受行人、车辆的辗压而不被损坏,同时绿草的根部是生长在植草砖下面,不会因此而令到草根受到伤害,因此建基植草砖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很多大小城市也正在使用建基植草砖,如广州、长沙、武汉等等,从而建基植草砖也得到一些方面的认可,它既可以方便人们出行,又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从而改善的空气。
但现有的植草砖一般具有四周封闭的植草孔,因此植草孔内的植物得不到充分的水分,生长较慢,而且在受到车辆的辗压后相邻植草砖之间的缝隙会逐渐变大,最终破坏整体植草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内部排水通道且能与地面稳定连接的新型透水植草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透水植草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砖体,所述的砖体内设有贯穿砖体上表面和砖体下表面的植草孔,还包括分别与砖体前表面和砖体左侧面平行的砖体后表面和砖体右侧面,所述的砖体前表面和砖体左侧面分别设有凸起,所述的砖体后表面和砖体右侧面分别设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凹槽,且所述的凸起与植草孔之间以及凹槽与植草孔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排水孔,所述的砖体下表面设有若干呈尖状的凸尖,所述的凸尖呈条形,且分别与砖体前表面、砖体后表面、砖体左侧面和砖体右侧面平行并平齐。
由于砖体前表面和砖体左侧面分别设有凸起,砖体后表面和砖体右侧面分别设有与凸起匹配的凹槽,因此相邻的砖体可以通过一个砖体的凸起与另一个砖体的凹槽相互匹配定位;而且凸起与植草孔之间以及凹槽与植草孔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排水孔,设置排水孔有利于路面的排水也有利于植物吸水,而且当通过凸起和凹槽定位后,内部的排水孔照样相互连通;另外砖体下表面设有若干呈尖状的凸尖,因此安装时将凸尖整体插在泥土里,使得砖体与路面连接更加稳定牢固。设置条形的凸尖与地面连接位置更多,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透水植草砖中,所述的排水孔横纵垂直交错设置。
因此更有利于排水。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透水植草砖中,所述的植草孔孔壁上设有覆盖所述的排水孔的滤网。
设置滤网防止杂物堵塞排水孔影响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透水植草砖中,所述的砖体呈“8”字形,且包括两个相互对称且外轮廓呈正八边形的子砖体,且每个子砖体内具有一个呈正方形的植草孔。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透水植草砖中,所述的砖体上设有覆盖所述砖体上表面的支撑凸台。
设置凸台避免植物被车辆轮胎压变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砖体前表面和砖体左侧面分别设有凸起,砖体后表面和砖体右侧面分别设有与凸起匹配的凹槽,因此相邻的砖体可以通过一个砖体的凸起与另一个砖体的凹槽相互匹配定位;而且凸起与植草孔之间以及凹槽与植草孔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排水孔,设置排水孔有利于路面的排水也有利于植物吸水,而且当通过凸起和凹槽定位后,内部的排水孔照样相互连通;另外砖体下表面设有若干呈尖状的凸尖,因此安装时将凸尖整体插在泥土里,使得砖体与路面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植草砖主视图。
图2是本植草砖俯视图。
图3是本植草砖俯视剖视图。
图4是本植草砖仰视图。
图中,
1、砖体;11、植草孔;12、排水孔;13、凸台;
2、砖体上表面;
3、砖体下表面;31、凸尖;
4、砖体前表面;41、凸起;
5、砖体后表面;51、凹槽;
6、砖体左侧面;
7、砖体右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锦涛,未经钱锦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2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