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距离操作的断路器紧急分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2175.1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7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涛;潘铁根;陈菲;邹捷;崔晨;张保宁;王小虎;于超;刘会超;崔涛;徐永卫;卢国华;佟智勇;郭建戌;贾海涛;郑兵武;王军辉;纪新纯;马强;霍红;苏永红;张喜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5 | 代理人: | 高宝新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距离 操作 断路器 紧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电气设备控制装置,尤其涉及用于一种远距离操作的断路器紧急分闸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的高压设备最多的是10kV、35kV设备,其检修量大、设备故障率多,当10kV、35kV开关设备发生控制回路异常,无法遥控断开断路器时,需要运维人员现场就地操作,此时运维人员需要使用紧急分闸杆,在故障开关处操作断开断路器;如果此时断路器发生异常,引发起火、爆炸,则现场操作人员与监护人员将承受难以想象的伤害。
如何解决在上述状态下安全运行与检修问题,是工作现场中的现实需求,采用远距离操作,在开关可视、且安全的范围内完成远距离紧急分闸操作,避免当设备发生异常时,对现场人员造成伤害,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运行检修现场的实际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10kV、35kV开关检修时,能够远距离操作的断路器紧急分闸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的结构包括:
电磁铁,安装在装置外壳的箱体底板内侧;强磁铁,安装在箱体底板外侧;复位弹簧,套装在电磁铁的活动铁芯上;连接板,一端固定在活动铁芯的端部;电磁铁,通过软导线与控制开关、电池组串联相接;所述连接板,另一端安装分闸调节螺杆。
在所述分闸调节螺杆上还包括:在分闸调节螺杆端部固定的绝缘触杆,定位螺母。
在所述分闸装置外壳上,开有分闸装置连接板自由运动的长方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设备,使10kV、35kV开关检修时,在各种状态下都能够实现分闸,确保了检修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远距离操作的断路器紧急分闸装置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强磁铁-1、箱体底板-2、控制开关-3、电池组-4、电磁铁-5、活动铁芯-6、复位弹簧-7、调节螺栓-8、连接板-9、分闸调节螺杆-10、定位螺母-11、分闸触杆-12、装置外壳-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远距离操作的断路器紧急分闸装置及其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由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远距离操作的断路器紧急分闸装置,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装置外壳13的壳体内部的部件包括:电磁铁5,安装在装置外壳13的箱体底板2内侧,强磁铁1安装在箱体底板2外侧,工作时通过强磁铁1将装置吸附在开关柜表面;电磁铁5可选用MQS1670DL型电磁铁,初吸力12mm=1kg,强磁铁1可选用钕铁硼超强磁铁;在电磁铁5的活动铁芯6上套装复位弹簧7;活动铁芯6的端部,通过调节螺栓8固定有连接板9;分闸装置通过活动铁芯6的运动,带动连接板9动作于跳闸。
第二部分为电源、控制开关和连接线:电磁铁5通过软导线与控制开关3、电池组4串联相接,软导线不少于15米,以保证安全距离,控制开关3可选用DS-212型,16MM复位按钮开关,电池组4可选用8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12V电源。
第三部分为本装置外壳13的外部组件:连接板9在外壳13内的一端,固定在活动铁芯的端部;在连接板9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9上的螺孔安装并固定分闸调节螺杆10,用来动作于跳闸,为了保证绝缘安全的需要,分闸调节螺杆10一个端部安装一段绝缘的分闸触杆12,它可采用玻璃钢材加工制作;定位螺母11,用于定位调整后的分闸调节螺杆10的有效长度。
在装置外壳13上,开有保证分闸装置连接板9自由运动的长方孔,长方孔需要满足分闸时分闸器连接板9行程的要求。
实施本装置,各个部件选择非单一,但必须为国标部件,部件之间的配合、接线安标准规定执行,在此不一一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2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