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地式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2136.1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1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项立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立榕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28;H01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地 钢骨 聚乙烯 塑料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地式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
背景技术
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兼具钢管的屏蔽效应和PE管的耐腐蚀性,但是在将电力、通信、视频和控制等多种电缆线分别穿入其中时,由于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的钢骨架隐藏在PE绝缘材料内和整体的不导电性能,不能有效起到取代钢管的屏蔽效果。施工时随意钻孔连接,不能满足规范的接地要求,甚至造成管材不合格泄漏等不密封现象。设置专门的接地配套管件装置,有效进行统一的连接方法,可以高效、简单的解决管线内的钢骨架屏蔽线的外引和做法。
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是基于PE的塑料非导电特性材料包裹管材,一般作为不导电管材使用。开发内部的钢骨架的屏蔽功能,需要在其中设置专门用于引出的金属接地连接线,根据规范要求,其接地连接线应满足防雷电感应和防静电感应的保护接地要求,这就造成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接地功能技术复杂化,特别对有防爆要求、防火要求和压力要求,相对大小管材和接口不一的接地连接线和不同规格、尺寸等的电气要求,施工连接要求难度极高,接地导体选项复杂,这也限制了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以塑代钢”的应用范围和推广普及。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接地式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港口码头、高速公路、水利电力、石油化工、建筑领域建设中使用的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尤其涉及适用于需要对电力、通信、视频和控制等多种电缆防雷、防静电屏蔽及耐腐蚀的带内部导电介质的绝缘保护管,和便于绝缘管材内部导电介质钢骨架接地连接的接地式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
本实用新型的接地式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包括复合管主体、钢骨架、接地导体和预留接地导体、接地导体标志,所述接地导体和所述预留接地导体一体成型,所述的接地导体与所述钢骨架焊接,所述的接地导体与所述接地导体标志钢模刻入,所述预留接地导体上设有螺栓孔口,所述预留接地导体与螺栓孔口通过铜接线端子和接地连接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导体和预留接地导体设为金属卡板。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管主体的材质为导电介质钢骨架和聚乙烯塑料。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卡板的材质设为耐腐蚀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卡板的外表面设有接地标志。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卡板的材质设为铜。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可本实用新型利用带电气装置的接地端子解决了现有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无法直接与接地极连接的部分,需要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内开口焊接接地端子的问题,大大减少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设置接地端子的密封难题;并且通过组合设置接地端子将确保管线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大大提高了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的应用范围和安全条件。与现有的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对比,不但大大减少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接地难题和接地时的密封难题,而且确保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需要的密封接地安全,以将需要屏蔽信号的电缆,用带接地式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敷设,达到电磁屏蔽功能,同时接口接线标准、投资省、安装快捷、便于检修和维护的使用目的,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地式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平剖面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地式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纵断面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地式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的接地导体金属卡板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地式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的接地导体金属卡板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地式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的接地导体金属卡板接地标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立榕,未经项立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2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