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户内六氟化硫气体泄漏排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2004.9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9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宜兴市供电公司;宜兴市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25 | 分类号: | H02B13/02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户内 六氟化硫 气体 泄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风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户内六氟化硫气体泄漏排风装置,属于变电站辅助电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六氟化硫作为一种惰性气体在电力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六氟化硫气体主要用于高中压电力设备中,起到绝缘或者灭弧的作用。六氟化硫气体本身无毒,但是比空气比重大,所以在电气设备发生泄漏之后,六氟化硫气体会聚集在室内空气的底部,且和空气中的水分子接触会产生有毒气体,此时如果检修人员进入变电站室内,就会发生缺氧、中毒等危险,因此现阶段变电站都需要配有六氟化硫气体检漏仪和泄露通风装置,在检漏仪检测到室内的六氟化硫气体浓度超标后联动室内墙面上的轴流风机,将六氟化硫气体排至室外,该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一、六氟化硫气体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其单分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2万倍,不可以直接排向大气;二、如果室外处于居民区或者有人施工等,有造成人员中毒的可能;三、六氟化硫气体比空气比重大,导致该种排风措施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户内六氟化硫气体泄漏排风装置,能够更高效、更安全的将泄露的六氟化硫气体排出配电装置室,同时避免污染大气环境。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户内六氟化硫气体泄漏排风装置包括金属网罩、金属通风管道、管道风机和风机控制箱,变电站室内设置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其特征是: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电气设备的两侧地面上设置金属网罩;金属网罩的下部设置金属通风管道,金属通风管道与变电站内下水道系统相连通,在金属通风管道内设有管道风机,管道风机能够将六氟化硫气体强力吸入金属通风管道中,并最终排入变电站内下水道系统中;所述变电站室内设有风机控制箱,风机控制箱控制管道风机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的,变电站室内上部设有进风轴流风机,进风轴流风机能够将外部新鲜空气吸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充分利用六氟化硫气体比重比空气大的特点,在地面下埋设金属通风管道,将泄露气体通过管道排至下水道,能够更高效、更安全的将泄露的六氟化硫气体排出配电装置室,同时避免污染大气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金属网罩、2-金属通风管道、3-管道风机、4-进风轴流风机、5-风机控制箱、6-变电站室、7-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电气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金属网罩1、金属通风管道2、管道风机3和风机控制箱5,变电站室6内设置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电气设备7,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电气设备7的两侧地面上设置金属网罩1。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电气设备7工作时会产生六氟化硫气体,六氟化硫气体比重比空气大,泄露后容易聚集在设备两侧的地面处,因此在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电气设备两侧设置金属网罩4之后,泄露的六氟化硫气体大部分将进入金属网罩4中。
金属网罩1的下部设置金属通风管道2,金属通风管道2与变电站内下水道系统相连通,进入金属网罩1的六氟化硫气体沿着金属通风管道2进入变电站内下水道系统中,避免对变电站周边大气环境的污染。为了提高六氟化硫气体进入金属通风管道的速度和效率,在金属通风管道2内设有管道风机3,管道风机3能够将六氟化硫气体强力吸入金属通风管道中,并最终排入变电站内下水道系统中。
变电站室6内上部设有进风轴流风机4,进风轴流风机4能够将外部新鲜空气吸入室内。
所述变电站室6内设有风机控制箱5,风机控制箱5控制管道风机3的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工作时,当变电站内现有的六氟化硫检漏仪检测到泄露的六氟化硫气体超标后,通过风机控制箱控制管道风机开启工作,顺势将泄露的气体抽至下水道。进风轴流风机能够起到加快室内换风作用,高效安全的排空室内六氟化硫气体,以便检修人员可以尽快进入室内进行设备检修,并且不会对室外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宜兴市供电公司;宜兴市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宜兴市供电公司;宜兴市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20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