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宽频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31023.X | 申请日: | 201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1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森崟;严波;蓝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嘉世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12;H01Q1/5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朱业刚;谭果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讯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超宽频振子。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见的振子结构特点例如:振子臂较薄,电缆防护层直接焊在巴伦的上部,然后电缆芯从振子臂上穿出来,馈电桥用两片塑料介质支撑起来,然后跟电缆芯焊在一起。此外还有一种常用结构例如:其结构跟本专利申请公开的结构类似,但是馈电桥并不需要焊接在振子臂上,而只是把电缆线芯和馈电桥焊在一起,振子臂一侧跟电缆防护层焊接,另一侧完全采用耦合馈电。
现有技术有如下缺点:
1)现有的超宽频振子普遍方向图一致性不太好,波束宽度不太收敛,交叉极化不高,
2)结构不太稳固,安装不便,需要额外的塑料件加以固定振子臂。这样会造成很多麻烦,比如安装麻烦、调试困难,此外由于结构的不稳固,造成整机天线的一次性通过率不高,生产成本提高。
3)由于很多振子整体设计的问题,使得高频振子在跟低频振子共轴嵌套的时候,相互影响很大,低频振子改变的边界条件很严重的影响到了高频振子的性能,导致高频振子的水平面波束变形,而且非常不利于低频振子减小尺寸,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1710~2690MHz频段能获得很好的电性能,方向图一致性好且波束宽度收敛,交叉极化高,驻波隔离优良,在多频天线中依然能保持良好的辐射性能,并且各频段间相互干扰较小的超宽频振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宽频振子,包括由振子巴伦、四块相互相邻固定连接的振子臂组成的压铸振子、两条馈电桥、四块介质固定件以及电缆;其中,四块振子臂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对应两条馈电桥,压铸振子上设置有用于对应放置馈电桥的筒腔;并且,将相互对角的两个振子臂设置为一个极化,一个极化的两个振子臂共用一条馈电桥;电缆通过其电缆防护层焊接固定在振子巴伦上,并且,电缆的电缆线芯与馈电桥连接。
应用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超宽频振子中,两条馈电桥分别设置为长度不同的两馈电桥。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超宽频振子中,每一条馈电桥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和调节其振子阻抗的上部介质和下部介质,其中,上部介质固定其对应馈电桥的上部,下部介质固定其对应馈电桥的下部,固定后,并将馈电桥放置于其对应的筒腔内。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超宽频振子中,上部介质和下部介质分别设置有用于夹住馈电桥的夹缝,上部介质和下部介质的形状分别与用于放置馈电桥筒腔的形状相一致。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超宽频振子中,上部介质和下部介质分别设置为Teflon或者PFA介质。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超宽频振子中,每一块振子臂上还设置一用于加入引向片类部件的孔。
应用于各个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超宽频振子中,每一振子臂的末端倒角设置为圆角。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振子的结构,该振子可以使用在单频天线中,亦可使用在共轴多频天线中,其在1710~2690MHz频段能获得很好的电性能,包括较高的增益、收敛的水平面波束宽度、较好的交叉极化和交叉极化前后比、良好的隔离以及优越的驻波,同时在高低频共轴嵌套中极大保持嵌套内振子的电性能,为共轴设计降低很多难度,也保证了共轴天线的性能。此外,该振子还有结构简单稳定,开模难度低,安装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一馈电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馈电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馈电桥与上下部介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宽频振子,其主要应用于频段1710~2690MHz,常使用在3G和4G的定向天线中,超宽频振子包括压铸振子、安装固定在压铸振子上的两条馈电桥、以及焊接在压铸振子的振子巴伦上,并与馈电桥连接的电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嘉世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嘉世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310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卷机手制动机构
- 下一篇:两辊压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