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鹿养殖的配种保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8052.0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9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谷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志强 |
主分类号: | A01K21/00 | 分类号: | A01K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4100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养殖 配种 保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牲畜养殖用保定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鹿养殖的配种保定装置。
背景技术
鹿科哺乳纲,偶蹄目。体型大小不等,为有角的反刍类。其特征是生有实心的分叉的角。一般仅雄性有1对角,雌性无角。所有种类的肉可吃,皮可制革。其中梅花鹿的鹿茸是名贵的药材。国内已大量进行人工饲养,并进行活鹿取茸(对鹿不会造成伤害)。角是鹿科动物中雄鹿的第二性征(个别属无角,如獐属),同时也是雄鹿之间争夺配偶的武器。角的生长与脱落受脑下垂体和睾丸激素的影响。北方的鹿过了繁殖季节,角便自下面毛口处脱落,第2年又从额骨上面的1对梗节上面的毛口处生出。刚长出来的角叫茸(我们通常叫鹿茸),外面包着皮肤,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随着角的长大,供血即逐渐减少,外皮遂干枯脱落。1~2岁时生出的初角几乎是直的,以后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后定型,随着鹿养殖越来越广泛,其对鹿的繁殖和培育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就需要人工的帮助来使鹿能更好的配种,传统的鹿的配种是将雌雄鹿放置在一个圈舍里自然进行,然而其效果不显著,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鹿养殖的配种保定装置,提高了鹿养殖的配种保定效率,省时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用于鹿养殖的配种保定装置,包括底座1、台板2、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其一端配合设置台板2,另一端的上部设置固定装置,所述的底座1连接台板2的一端内部分别设置液压杆4和液压箱3,其中所述的液压杆4上配合设置顶板5,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柱8、套圈7、螺纹把杆6、压板11,其中所述的固定柱8,其一端固定设置与底座1上,另一端与套圈7底部连接,所述的螺纹把杆6,其一端贯穿于套圈7上部,且与套圈7上部的横板螺纹连接,所述的螺纹把杆6贯穿于套圈7上部的横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压板11。
其中一种用于鹿养殖的配种保定装置,所述的台板2,具体为楔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鹿养殖的配种保定效率,省时省力,提高了鹿的配种效率,实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台板,3.液压箱,4.液压杆,5.顶板,6.螺纹把杆,7.套圈,8.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鹿养殖的配种保定装置,包括底座1、台板2、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其一端配合设置台板2,另一端的上部设置固定装置,所述的底座1连接台板2的一端内部分别设置液压杆4和液压箱3,其中所述的液压杆4上配合设置顶板5,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柱8、套圈7、螺纹把杆6、压板11,其中所述的固定柱8,其一端固定设置与底座1上,另一端与套圈7底部连接,所述的螺纹把杆6,其一端贯穿于套圈7上部,且与套圈7上部的横板螺纹连接,所述的螺纹把杆6贯穿于套圈7上部的横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压板11。
其中一种用于鹿养殖的配种保定装置,所述的台板2,具体为楔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雌鹿通过台板2拉上底座1,然后将雌鹿的头伸入套圈7内,然后拧动螺纹把杆6使得压板11逐渐向下,将雌鹿的颈部下压,然后通过液压箱3工作使得液压杆4上升,使得顶板5将雌鹿的肚子撑住,使得雌鹿的屁股翘起,即可赶来雌鹿进行配种。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鹿养殖的配种保定效率,省时省力,提高了鹿的配种效率,实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志强,未经谷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8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