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静电集尘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6400.0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6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亚华 |
主分类号: | B03C3/47 | 分类号: | B03C3/47;B03C3/4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宁兵兵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静电 集尘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空气净化装置上的高效静电集尘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净化设备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工业生产、公共设施、家庭等场所,用于对空气或其他气体进行净化。尤其是高压静电净化装置,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专利号为2013204037398、题目为“一种高效静电集尘模块”的中国专利中,提供一种高效静电集尘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包括导电材料及其外侧包覆的绝缘材料;至少一个第二电极,由导电材料构成;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该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静电集尘模块,无漏电击穿,且能够防止静电积累,安全高效,结构简单,可方便地应用于现有静电净化场所。
上述专利尽管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的充电场所,解决了漏电、击穿和静电积累的问题,但是需要额外的电离层,且不能保证通过颗粒的充分带电,另外通过集尘模块的路径较短,集尘效率较低。为解决此问题,特设计了此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保证集尘性能,同时又能保证高效电离的高效静电集尘模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静电集尘模块,包括设置在绝缘框架中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其中,所述第一极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槽,在第一通风槽中间固定有放电电极,所述第二极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通风槽,所述第一通风槽和第二通风槽位置相互交错。
其中,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为至少为两块,他们交错设置在绝缘框架中。
另外,第一极板之间电相连、第二极板之间电相连,且第一极板、第二极板分别连接高压电源输出端的不同电极。
进一步,第一极板为金属板或者是包覆有导电材料的绝缘板。
进一步,放电电极为放电细丝或者是有尖端突起的放电电极。
进一步,第二极板为包覆有导电材料的绝缘板或者是金属板。
进一步,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相对平行设置在绝缘框架中,第一极板、第二极板为平面板或者是曲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极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槽,在第一通风槽中间固定有放电电极,在第二极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通风槽,使第一通风槽和第二通风槽位置相互交错;在采用至少两组第一极板、第二极板交错设置在绝缘框架后,延伸了集尘路径,相比较传统的集尘模块,极大的提高了集尘效率;同时,通过多组多次电离,保证通过集尘板之间的尘粒电离的充分。且家用装置应用时,同等尺寸下减少了集尘片的数量,简化了工艺,提高了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高效静电集尘模块,包括设置在绝缘框架中的第一极板1和第二极板2,其中,所述第一极板1上设有多个第一通风槽3,在第一通风槽3中间固定有放电电极5,所述第二极板2上设有多个第二通风槽4,所述第一通风槽3和第二通风槽4位置相互交错。
其中,第一极板1和第二极板2为至少为两块,他们交错设置在绝缘框架中。
另外,所述第一极板1之间电相连、第二极板2之间电相连,且第一极板1、第二极板2分别连接高压电源输出端的不同电极。
在采用上述结构后,有效的延伸了集尘路径,相比较传统的集尘模块,极大的提高了集尘效率;同时,通过多组多次电离,保证通过集尘板之间的尘粒电离的充分。且家用装置应用时,同等尺寸下减少了集尘片的数量,简化了工艺,提高了组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极板1为0.2mm的金属铝板,放电电极5是直径为0.08mm的放电钨丝,用小曲率半径的电离丝或尖端突起进行电离,保证了不均匀电场下电离的充分产生。
第二极板2是包覆有导电材料的绝缘板,其中导电材料为印刷的导电油墨,绝缘层为PET。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极板1和第二极板2是相互平行的平面板。为增加集尘面积和集尘效率,第一极板1和第二极板2的间隔为3mm。极板1连接高压电源的-10KV端,极板2连接高压电源的零电位端。经测试,此集尘模块对PM2.5的去除率>99%。
综上所述,本模块结构简单,效率高,且无臭氧产生,可在工业和家庭等净化装置和设备中广泛使用。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亚华,未经王亚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6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螺栓
- 下一篇:双动力节能增、减压配水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