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屏蔽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2644.1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4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振泰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1/02;H01B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崔同磊 |
地址: | 271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蔽电缆。
背景技术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为线缆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未来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无线电领域中,很多场合都需要使用电缆传输信号,但是,电缆在收到外界电磁
干扰时,会对所传输的信号产生影响,所以必须对电缆进行电磁屏蔽处理。现有的屏蔽电缆是在电缆的绝缘层外设置金属丝编织或者绕包一层屏蔽层,从而减少外界对电缆绝缘层内的电流干扰,也减少电缆绝缘层内的电流产生磁场影响外界;该电缆将铜丝编织或铜带作为电缆的屏蔽层,对铜材的损耗较大,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这种电缆并不能完全屏蔽电磁干扰,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屏蔽电缆,提高电缆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电缆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屏蔽电缆,包括导体组、包裹在所述导体组外部的绝缘层、包裹在所述绝缘层外部的屏蔽层和包裹在所述屏蔽层外部的保护套,所述导体组包括至少一根导线,还包括导流线,所述导流线位于所述屏蔽层内并与所述屏蔽层电性接触,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导流线互不接触,且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导流线之间的空隙设置有填充物;所述屏蔽层为金属网层或铜铝复合金属带层。
优选的,上述屏蔽电缆中,所述金属网为铁网。
优选的,上述屏蔽电缆中,所述金属网为金网或者银网。
优选的,上述屏蔽电缆中,所述导流线的数量至少为1根,均匀分布于所述屏蔽层内。
优选的,上述屏蔽电缆中,所述填充物为石棉填充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蔽电缆,包括导体组、包裹在所述导体组外部的绝缘层、包裹在所述绝缘层外部的屏蔽层和包裹在所述屏蔽层外部的保护套,所述导体组包括至少一根导线,还包括导流线,所述导流线位于所述屏蔽层内并与所述屏蔽层电性接触,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导流线互不接触,且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导流线之间的空隙设置有填充物;所述屏蔽层为金属网层或铜铝复合金属带层。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层采用金属网层,通过金属网吸收电磁波,通过导流线导入地下,从而提高电磁干扰能力;或者采用铜铝复合金属带,减少铜材损耗,降低成本;并且,导流线与导体组的绝缘线之间设置填充物,更好的防止电磁波对导体组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屏蔽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屏蔽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组、2-绝缘层、3-屏蔽层、4-导流线、5-保护套、6-填充物、11-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屏蔽电缆,包括导体组1、包裹在所述导体组1外部的绝缘层2、包裹在所述绝缘层2外部的屏蔽层3和包裹在所述屏蔽层3外部的保护套5,所述导体组1包括三根导线11,还包括导流线4,所述导流线4位于所述屏蔽层3内并与所述屏蔽层3电性接触,所述绝缘层2与所述导流线4互不接触,且所述绝缘层2与所述导流线4之间的空隙设置有填充物6;所述屏蔽层3为金属网层。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网为铁网,所述导流线的数量至少为1根,所述填充物6为石棉填充物。
铁网为磁性材料,可以降低低频电磁波的穿透,此处,金属网也可以是金网或者银网,金网或者银网为非磁性材料,可以降低高频电磁波的穿透。本实施例通过铁网吸收电磁波,通过导流线4导入地下,从而提高电磁干扰能力。导流线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导流线与导体组的绝缘线之间设置填充物,更好的防止电磁波对导体组的影响。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振泰线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振泰线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2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数据传输对绞电缆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预分支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