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悬浮式原声吉他桥鞍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20932.3 | 申请日: | 2015-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1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曾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可 |
主分类号: | G10D3/12 | 分类号: | G10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原声 吉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技术领域,尤其是半悬浮式原声吉他桥鞍。
背景技术
目前全世界在产原声吉他,其桥鞍(Saddle,也叫下弦枕)都是由整体性的一块物料(双段式桥鞍除外)构成,桥鞍的材质包括以下几种:塑料、仿象牙、象牙、牛骨、猛玛象牙、骆驼骨等等。在拨动琴弦时候,琴弦的振动将音能传导至整块桥鞍,再由桥鞍传导至原声吉他面板,面板压缩箱体内部的空气,从而产生声音的振动。由于以上整体式桥鞍的振动传导性一般,分散并摊薄了琴弦振动时产生的音能,造成琴弦的音能损耗;同时桥鞍的整体性构造,造成琴弦的振动互相干扰,导致原声吉他音色失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以减少音能损耗,减少音色失真,提高音量,增加共鸣,延长乐音延音的半悬浮式原声吉他桥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半悬浮式原声吉他桥鞍,其特征在于:由单元桥鞍和镂空槽构成,单元桥鞍之间设有镂空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镂空槽设有6条,呈“3+3”斜向中心对称排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单元桥鞍设有6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半悬浮式原声吉他桥鞍使用金属钛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有斜向镂空槽,使每个单元桥鞍相对独立,容易和琴弦产生共振,减少音能损耗,提高音量,增加共鸣,延长乐音延音;琴弦之间相对独立谐振,互不干扰,减少音色的失真;
2、本实用新型使用金属材质制作,金属材质的桥鞍稳固性、韧性、振动的传导性能好,减少音能损耗,提高音量,增加共鸣,延长延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其中,1-单元桥鞍,2-镂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半悬浮式原声吉他桥鞍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半悬浮式原声吉他桥鞍,其特征在于:由单元桥鞍1和镂空槽2构成,单元桥鞍1之间设有镂空槽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桥鞍使用金属钛材质制成,金属材质的桥鞍稳固性、韧性、振动的传导性能好,减少音能损耗,提高音量,增加共鸣,延长乐音延音。
如图2所示,所述的镂空槽2设有6条,呈“3+3”斜向中心对称排列。所述的斜向镂空槽使每个单元桥鞍1相对独立,容易和琴弦产生共振,减少音能损耗,提高音量,增加共鸣,延长延音;琴弦之间相对独立谐振,互不干扰,减少音色的失真。
如图2所示,所述的单元桥鞍1设有6个。所述的单元桥鞍1相对独立,容易和琴弦产生共振,减少音能损耗,提高音量、增加共鸣,延长延音;琴弦之间相对独立谐振,互不干扰,减少音色的失真;提供了琴弦振动时必要的韧性。
本实用新型专利基于传统桥鞍改进,可以减少原声吉他音能损耗,减少音色失真,提高音量,增加共鸣,延长乐音延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优选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专利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可,未经曾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20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