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线气洗式斜板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8447.2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7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庄小军;杨雅军;高长才;康久安;衡磊;叶剑;段左森;夏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安达供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大港区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线 气洗式斜板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净化处理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斜板沉淀池,尤其涉及一种离线气洗式斜板沉淀池。
背景技术
斜板沉淀池是建立在“浅池理论”基础上的沉淀设备,其具有占地面积少、沉淀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净化处理之中。加完絮凝剂后的原水在反应区充分反应后,通过与沉淀池体中下部相通的配水槽均匀进入沉淀池体,在斜板之间流动,絮体或沉淀颗粒沿斜板滑落至沉淀池体底部的集泥区,清水则通过与沉淀池体上部相通的集水槽流出,送至滤池进一步过滤。
长时间运行后,部分絮体或沉淀颗粒没有滑落至沉淀池体底部的集泥区,而是随水流堆积在斜板表面,存积过多便会对正常的沉淀过程产生干扰,进而影响沉淀池体出水水质,增加下一步滤池处理的负荷。因此一般在斜板沉淀池运行1-3个月后,就需对沉淀池体内的斜板上堆积的絮体或沉淀颗粒进行清理,传统方法比较费时费力,需将沉淀池体内的水位降至斜板以下,再由人工使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在生产任务比较重的时候,清洗的时间及次数都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简化斜板清理工序,缩短斜板清洗时间的离线气洗式斜板沉淀池。
该离线气洗式斜板沉淀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离线气洗式斜板沉淀池,包括配水槽、沉淀池体、集水槽和斜板,斜板有若干个,沿沉淀池体长度方向设置,并通过加强筋固定于沉淀池体中部,配水槽和沉淀池体相连通,连通口位于斜板下方,集水槽和沉淀池体相连通,连通口位于斜板上方;
沉淀池体内沿其长度方向布有若干根气管,气管上均沿其长度方向开有若干气孔;
气管分布于斜板四周,且与斜板相固定;
气管进气端伸出沉淀池体,气管进气端通过阀门与气泵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斜板上、下、以及两侧方各分布有两根气管,且每个方向的两根气管沿该方向斜板边缘均匀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斜板边缘相应位置均开有卡槽,气管卡设固定于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上所开气孔均朝向斜板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上,轴线位于同一气管截面圆内的气孔有三个,且该三个气孔中,相邻两个气孔轴线夹角为45度。
进一步的,所述斜板平行设置,相邻两斜板间距小于80mm,斜板宽度小于沉淀池体宽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离线气洗式斜板沉淀池,当需要对沉淀池体内斜板上堆积的絮体或沉淀颗粒进行清理时,先将沉淀池体的进、出水阀门关闭,使沉淀池体处于离线状态,再将气管进气端的阀门打开,开启气泵向气管内泵入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经气孔喷出,从而将斜板上堆积的絮体或沉淀颗粒吹落,约十分钟后关闭气泵和阀门,再经大约半小时沉淀,吹落的絮体或沉淀颗粒滑落至沉淀池体底部的集泥区,再通过刮吸泥机将之排出,然后打开沉淀池体的进、出水阀门,本离线气洗式斜板沉淀池恢复正常运行。
与现有斜板沉淀池清理斜板上堆积的絮体或沉淀颗粒方式相比,本离线气洗式斜板沉淀池无需再将沉淀池体内的水位降至斜板以下,再由人工使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只需通过操作相应阀门的开启闭合即可完成对斜板上堆积的絮体或沉淀颗粒方式的清理工作,简化了斜板清理工序,缩短了斜板清洗时间,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给水净化处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斜板沉淀池示意图;
图2是现有斜板沉淀池体侧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离线气洗式斜板沉淀池的沉淀池体侧视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离线气洗式斜板沉淀池斜板与气管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7是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8是同一气管截面圆上的三个气孔轴线分布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配水槽、2.沉淀池体、3.集水槽、4..斜板、5.加强筋、6.气管、7.卡槽、8.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安达供水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安达供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84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终端更新信息提醒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固定锯材锯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