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网网络报文汇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6730.1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6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林;郑敏;张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比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网 网络 报文 汇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数据采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电网网络报文汇聚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在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电网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传感器连接资产和设备提高数字化程度;二是数据的整合体系和数据的收集体系;三是进行分析的能力,即依据已经掌握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以优化运行和管理。电网智能化的六大方面:智能化变电站、发电、智能输电、智能配电网、智能用电和智能调度。
智能电网中主流自动化系统均以网络化通信方式实现设备与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互联,网络通信过程的记录对于掌握智能电网设备与系统、系统与系统的运行状况及其交互过程,实现自动化系统网络的故障早期预警、事故后故障分析定位及测试等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电网的自动化系统由各种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ElectronicDevice,IED)组成,设备之间通过通信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了传统电网中的各种信号电缆,系统结构简化。这样既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又提高了经济性。智能电网自动化系统之间的交互也以网络方式为主,其交互程度随着基础数据采集平台的建立大为加强。智能电网数据网络传输方式的建立在提高电力系统通信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通信的复杂度,同时通信协议也由传统的串口协议升级为包括TCP/IP、MMS、IEC61850、IEC61970等协议,这给系统调试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当前智能电网,如智能变电站中面临通信过程检验手段不足的问题,尤其是缺乏网络通信信息记录、分析、诊断、告警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电网网络报文汇聚装置,解决了智能电网通信中网络采集点多导致网络分析仪、网络记录装置接收数据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智能电网网络报文汇聚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部的内部电路,内部电路包括多个数据采集器、第一数据处理器、第二数据处理器、至少一个千兆网络通信器、单片机和电源电路,壳体上设有IRIG-B码输入接口、PPS信号输出接口、TOP报文输出接口、IRIG-B码输出接口、告警接口、显示屏和电源接口。
所述多个数据采集器均与第一数据处理器连接,第一数据处理器分别与千兆网络通信器和第二数据处理器连接,第二数据处理器分别与单片机、IRIG-B码输入接口、PPS信号输出接口、TOP报文输出接口、IRIG-B码输出接口、告警接口和显示屏连接,电源接口与电源电路连接,电源电路与第二数据处理器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用于与待监测设备连接的后插板、串口板和第一CPU,后插板通过串口板与第一CPU连接,第一CPU与第一数据处理器连接。
所述IRIG-B码输入接口、PPS信号输出接口、TOP报文输出接口、IRIG-B码输出接口、告警接口分别连接有一防雷器。
所述内部电路还包括PTP对时模块,PTP对时模块分别与单片机和第二数据处理器连接。
所述PTP对时模块包括DM9000网络接口、第二CPU和接口处理器,DM9000网络接口与第二CPU连接,第二CPU与接口处理器连接,接口处理器分别与单片机和第二数据处理器连接。
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指示灯,指示灯与第二数据处理器连接。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整流堆、瞬态冲击保护电路、开关变压器、负载匹配电阻和开关控制电路,整流堆的输入端与电源接口连接,瞬态冲击保护电路并联接入整流堆的输出端和开关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之间,开关控制电路与瞬态冲击保护电路串联,负载匹配电阻并联接入开关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开关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与第二数据处理器连接。
所述IRIG-B码输入接口为光IRIG-B码输入接口或电IRIG-B码输入接口,IRIG-B码输出接口为光IRIG-B码输出接口或电IRIG-B码输出接口。
所述防雷器包括电路板和密封安装在电路板上的金属壳体,电路板包括三组浪涌保护电路,其中一组浪涌保护电路跨接在火线和地线之间,另一组浪涌保护电路跨接在地线和零线之间,还有一组浪涌保护电路跨接在火线和零线之间,火线和零线分别串接两个电阻,火线和零线之间跨接一具有三个端的气体放电管,气体放电管的第三端与地线相连接。
所述浪涌保护电路为瞬态抑制二极管和恢复二极管串联后组成的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比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比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67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