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炉膛循环流化床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4982.0 | 申请日: | 2015-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2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吕俊复;张缦;黄晓丹;杨海瑞;岳光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C10/00 | 分类号: | F23C10/00;F23C10/18;F23C10/20;F22B31/08;F22B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膛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特别涉及二次再热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不断地大型化,炉膛尺度逐步增大,水冷壁的布置成为核心问题,由于炉膛周界长度比较小,布置足够多的水冷壁除了提高炉膛高度之外,只能采用双面受热的水冷壁。从燃烧的角度,炉膛高度超过45m后对燃烧效率的改善就不大了;尾部对流竖井的高度要求炉膛高度超过35m即可,因此应该尽量使炉膛高度在45m以内。采用双面受热的水冷壁是缓解水冷壁布置矛盾的有效措施,这在自然循环条件下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在超临界条件下,考虑到并联管屏之间的热负荷差异,应该尽量避免采用双面受热水冷壁。
此外,由于炉膛断面的增加,使二次风的穿透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在工程应用中出现了裤衩腿型双布风板结构炉膛,这种炉膛结构是下部采用双布风板的分体结构,而炉膛的中上部又合并为一个炉膛,锅炉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两侧床压波动,则需要依靠一次风风压风量进行调节。因此分体炉膛结构在运行中对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调节灵敏度要求很高,且由于增加调节挡板等原因,一次风风机压头较高。同时,裤衩腿型双布风板炉膛结构非常复杂,设计、制造、安装以及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特别对于二次再热锅炉,炉膛设计时既要考虑满足合理组织燃烧的要求,也要保证主蒸汽及两级再热蒸汽的出口汽温达到额定值,因此三组高温受热面的布置变得非常困难,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低温燃烧条件下,如果不采用外置式换热器,则该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如果采用外置式换热器,则会带来厂用电率高、运行维护工作量大以及增加额外的紧急补给水系统等,给锅炉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带来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多个分离器的大型双炉膛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二次再热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受热面的布置提高有利的条件,使炉膛水冷壁均为单面受热,从而避免并联管屏之间的热负荷差异以及两侧床压波动引起的翻床现象,进一步提高在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调节的灵活性。同时使一次风机压头降低,进而减少厂用电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炉膛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完全独立的第一炉膛、第二炉膛、两组旋风分离器和一个尾部对流烟道;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并列设置,且两炉膛之间留有间隙,每个炉膛下方具有独立的布风装置及风室;在两个炉膛相邻面各自对面的外侧分别并联布置一组结构相同的旋风分离器,每组旋风分离器至少包括两个旋风分离器,每一个旋风分离器具有一个与炉膛相通的入口烟道和一个出口烟道,每个旋风分离器的出口烟道通过同侧共用连接烟道与尾部对流烟道相通;所述两个炉膛、两组旋风分离器以及共用连接烟道均关于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竖直中心面对称布置。
优选地,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之间设置水平连接烟道。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均由膜式水冷壁构成;所述第一炉膛和第二炉膛的截面形状、尺寸及炉膛高度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的技术效果:采用两个独立的炉膛,分别配有单独的布风板和风箱,使炉膛水冷壁均为单面受热,避免了并联管屏之间的热负荷差异以及因床压波动引起的翻床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在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调节的灵活性;同时由于取消平衡裤衩腿型双布风板炉膛两侧压力的调节挡板,使得一次风机压头降低,从而降低了厂用电率;此外,两个炉膛的设置为二次再热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高温受热面的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此技术方案具有炉膛设计简单,便于大型化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两个完全独立的炉膛并列设置的双炉膛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两个完全独立的炉膛并列设置,两炉膛间局部设置水平连接烟道的双炉膛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3为具有六个相同旋风分离器的双炉膛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4为具有八个相同旋风分离器的双炉膛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5为具有六个相同旋风分离器的两炉膛间局部设置水平连接烟道的双炉膛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其中示出了流体在旋风分离器以及分离器出口烟道与尾部对流烟道间的流动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49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