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板式下矿溜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3086.2 | 申请日: | 2015-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0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王忠东;姚茂斌;韩志威;黄贵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52 | 分类号: | B65G47/52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王欣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溜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企业球团矿转运流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插板式下矿溜槽。
背景技术
在矿山企业球团矿转运流程过程中,球团矿处于高位,向低位转运输送时,需要使用下矿溜槽。现有技术是通过竖直溜槽把矿石输送到下一条皮带上,也可以通过溜槽侧面的支路而落入事故仓,这一过程是靠安装在溜槽上由液压推杆控制的翻板实现的,叫做翻板式溜槽。但是翻板在翻转过程中经常因溜槽内部变形等因素,导致开关不顺畅且开关不到位导致漏球。球团矿在转运通过溜槽过程中,翻板暴露在溜槽通道内,受球团矿的长时间冲刷,边缘部位极易磨损老化而导致漏球,而且翻板布置于溜槽内部,无法在线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解决翻板式溜槽诸多弊端的插板式下矿溜槽,降低了球团矿转运流程过程中的故障率,提高了球团矿的生产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插板式下矿溜槽,包括竖直上部溜槽,竖直下部溜槽,与所述竖直上部溜槽相连接的斜溜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直上部溜槽和所述竖直下部溜槽之间设有倾斜滑道,与所述的倾斜滑道滑动连接有一插板,所述的倾斜滑道和所述的插板延伸到所述的斜溜槽。
所述的竖直下部溜槽直径大于所述竖直上部溜槽。
所述的倾斜滑道通过一组筋板与所述的竖直下部溜槽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插板式下矿溜槽解决了矿山企业球团矿转运过程中,原下矿溜槽翻板故障率高的缺点,而且插板制作简单,更换方便,而且可以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更换,即降低了故障率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板式下矿溜槽,包括竖直上部溜槽1,竖直下部溜槽6,与所述竖直上部溜槽1相连接的斜溜槽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直上部溜槽1和所述竖直下部溜槽6之间设有倾斜滑道3,与所述的倾斜滑道3滑动连接有一插板2,所述的倾斜滑道3和所述的插板2延伸到所述的斜溜槽5。
所述的竖直下部溜槽6直径大于所述竖直上部溜槽1。
所述的倾斜滑道3通过一组筋板4与所述的竖直下部溜槽6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原有溜槽改为上下分体式,下部宽于上部,如图1所示,将翻板取消,在竖直上部溜槽1和竖直下部溜槽6之间安装倾斜滑道3,倾斜沿着倾斜滑道3插入插板2使球团矿流入斜溜槽5里。正常下矿时不插入插板2,球团矿正常落入下部皮带,而且倾斜滑道3隐藏在下部稍宽的竖直下部溜槽6上,不会受到矿石的冲刷,也就不存在磨损、变形等现象;如果需要向事故仓落矿的时候,插入插板2,球团矿通过倾斜一定角度的插板2流入斜溜槽5内而落入事故仓,倾斜滑道3由间隔一定距离的筋板4支撑,筋板4底脚焊接在竖直下部溜槽6,这样可以使倾斜滑道3外侧的碎球或灰尘等杂物直接落入下部皮带而不会堆积,以保证滑道表面清洁顺滑。
本实用新型的插板式下矿溜槽解决了矿山企业球团矿转运过程中,原下矿溜槽翻板故障率高的缺点,而且插板2制作简单,更换方便,而且可以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更换,即降低了故障率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3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