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10104.1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2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田垒;付传兵;陈天虎;汪天平;王海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科力高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10;E04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地板 | ||
1.一种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铝板,上层环氧树脂板,加热膜,中层环氧树脂板,芳纶蜂窝板和下层环氧树脂板,周边采用封边型材密封,并使用胶水填补空缺;该加热地板的一侧边缘设置有通孔,该通孔内设置有接线端子PCB板,该接线端子PCB板上表面设置有PT100热电阻和热熔断器,内嵌入式上盖板覆盖在接线端子PCB板的顶部;该接线端子PCB板下表面设置有PT100接线端子和加热线接线端子,PT100接线端子和加热线接线端子之间设置有过电流保护器,外露式下盖板设置在接线端子PCB板的底部,该外露式下盖板中心部设置有中空槽,中空槽内部灌注防水胶;该外露式下盖板的侧面设置有电源引线孔和PT100热电阻引线孔,该外露式下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胶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嵌入式上盖板内部注入导热硅胶进行热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地板采用总厚度为19.5±0.2mm的三明治夹层结构,其中所述的铝板厚度为2mm,上层环氧树脂板厚度为0.5mm,加热膜厚度为0.3mm,中层环氧树脂板厚度为1.5mm,芳纶蜂窝板厚度为13.5mm,下层环氧树脂板厚度为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膜采用碳纤维加热膜,通过温控器集中控制,当地板温度超过35℃时温度开关自动断开,当地板温度低于25℃时温控开关闭合地板重新开始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在PCB板卡槽中设置有弹簧式接线端子;PCB板卡槽上面设有上层防水密封胶垫和内嵌入式上盖板;侧面设置有电加热器火线接口,电加热器地线接口,PT100温度传感器接口和热熔断器接口;下面设置有下层防水密封胶垫和外露式下盖板,外露式下盖板中心部设置有中空槽,中空槽内部灌注防水胶;外露式下盖板侧面设置有电加热地板火线进控制柜接口,电加热地板零线进控制柜接口,电加热地板地线进控制柜接口和PT100温度传感器进控制柜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内嵌入式上盖板为60mm*30mm*5mm内嵌盖板,用密封圈进行防水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地板还设置有总漏电断路器,总漏电断路器通过交流接触器与多个区域漏电断路器连接;总漏电断路器还通过工频隔离变压器与PLC和温度检测模块连接,PLC和温度检测模块与人机交互平台连接;多个区域漏电断路器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区域固态继电器连接,各区域固态继电器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区域加热地板连接;多个区域漏电断路器并联在交流接触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C和温度检测模块通过PWM脉冲控制各个区域固态继电器,并通过PT100模拟信号控制各个区域加热地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漏电断路器为100毫安0.04秒动作时间的总漏电断路器;区域漏电断路器为30毫安0.04秒动作时间的区域漏电断路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频隔离变压器额定容量为50W-200KW;绝缘耐压AC2KV/1min;绝缘阻抗大于100MΩ;所述的区域漏电断路器额定电流为6A-125A;灵敏度为30MA;最大动作时间为0.04秒;所述的区域固态继电器进行恒温PID调节,额定电压为AC230V,额定电流为6A-125A;所述的区域加热地板内部采用PT100热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控制,当温度传感器或温控系统出现故障导致热量上升到70℃时,过热熔断器进行过热熔断;当加热膜电流大于正常电流1.5倍时,加热膜过电流熔断器自动切断加热膜电源;所述的区域加热地板的额定功率为480W/M2;额定电压AC220V,过热熔断丝在70±2℃时熔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科力高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科力高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101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水脱气除污节能装置
- 下一篇:抗毒菌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