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内引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7176.0 | 申请日: | 2015-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1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涛;夏晓波;何花;张海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陈晖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眼内引线器,主要用于眼内手术时将眼内的缝线引到眼外。
背景技术
在人工晶体悬吊术或瞳孔成形术中完成人工晶体攀固定或者打结时,由于眼内的空间非常狭小,手术者通常需要将眼内的缝线引出眼外进行操作。目前,手术者通常借助人工晶体调位钩将缝线引出,缝线具有一定弹性,人工晶体调位钩的头部为T型截面的圆柱头,调位钩头部勾拉缝线时,极易滑脱,手术者需要耐心地反复勾拉,这样一来不仅延长了手术时间,加剧了患者的疼痛,还增加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地将缝线引出的眼内引线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眼内引线器,包括依次相连的手柄、引线针和引线弯钩,所述引线针与所述手柄弯折布置,且弯折方向与所述引线弯钩相对所述引线针的弯折方向相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手柄与所述引线针之间的夹角为β,110°≤β≤130°。
所述手柄上套设有防滑纹。
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眼内引线器在手术时,将引线弯钩从角膜缘侧切口进入,可以利用引线弯钩迅速、准确地将缝线拉出眼外,避免缝线滑脱而导致反复勾拉,节省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
进一步地,将手柄与引线针之间的夹角设置在110°至130°范围内,使得在眼内狭小的空间勾拉缝线时,手柄能够以接近与眼部平行的角度操作,避免损伤眼球。
进一步地,在手柄上套设防滑纹便于手术者手持,可提高操作的稳定性、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眼内引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手柄;2、引线针;3、引线弯钩;4、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眼内引线器,包括依次相连的手柄1、引线针2和引线弯钩3,引线针2相对手柄1弯折布置,且弯折方向与引线弯钩3相对引线针2的弯折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引线针2相对手柄1顺时针弯折,引线弯钩3相对引线针2逆时针弯折,该眼内引线器在手术时,将引线弯钩3从角膜缘侧切口进入,可以利用引线弯钩3迅速、准确地将缝线拉出眼外,避免缝线滑脱而导致反复勾拉,节省了手术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
手柄1与引线针2之间的夹角为β,110°≤β≤130°,使得在眼内狭小的空间勾拉缝线时,手柄1能够以接近与眼部平行的角度操作,避免损伤眼球,本实施例中,β=120°。
本实施例中,手柄1上设有防滑纹4,可防止手柄1滑动,提高操作的稳定性、准确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手柄1上设置防滑套。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7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西黄丸滴丸成型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于词缀的用于对未知词进行语义分类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