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伸缩帽的修正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3721.9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8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一扬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L19/00 | 分类号: | B43L19/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修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正带,具体是指一种可压嘴隐藏或露出的修正带。
背景技术
修正带作为一种现代办公、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用品,由于其具有修正快又干净、修改表面平整光滑、环保无毒等优点,其正逐步替代传统涂改液而成为当今主流的修正产品。现有修正带的款式较多样,如方形、圆形、笔形等不同造型,其中修正带因纤巧、易于握持等优点深受中小学生的青睐。
传统的修正带,其主要包括壳体、压嘴和控制带体收放的带体卷放装置,该带体卷放装置设于该壳体内,该压嘴的第一端处于壳体内与带体卷放装置连接,压嘴的第二端处于壳体外,而为避免压嘴第二端上的带体表面受到灰尘的附着,壳体上可拆卸安装有罩设在压嘴第二端外的压嘴帽。此种修正带,需使用者双手将压嘴帽与壳体分开后才可使用,使用不便,且使用时压嘴帽与壳体分开设置,极易造成压嘴帽遗失,压嘴帽的遗失将会造成该压嘴第二端上的带体受到灰尘的污染而变脏,进而造成整个修正带提前报废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帽的修正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嘴帽易遗失造成压嘴上的带体受污染而造成修正带使用时间短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伸缩帽的修正带,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压嘴和修正带输出装置,该壳体的第一端端面上开设有供压嘴伸出的伸出口,该压嘴的第一端安装在修正带输出装置朝向伸出口的一端端部上,该压嘴的第二端经伸出口处于壳体外;还包括有转动套和压嘴帽,上述转动套的第一端以绕着壳体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壳体的第一端上,上述压嘴帽套设于上述转动套内,上述壳体的第一端端面上设有处于上述压嘴帽内的导向套,上述压嘴的第二端处于上述导向套内,且上述压嘴的第二端端部伸出上述导向套和上述压嘴帽外,而且,上述压嘴帽以随转动套的转动作直线移动而将压嘴的第二端端部隐藏或露出的方式与上述转动套和上述导向套配合连接。
上述壳体的第一端端面位于上述导向套外的部位处开设有限位滑孔,上述限位滑孔为沿壳体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弧形孔,上述转动套上设有伸入上述弧形孔内的连接块,上述连接块上凸设有扣住限位滑孔孔沿限固于限位滑孔内的限位凸块。
上述壳体呈中空结构,上述壳体的内侧壁对应于限位凸块处凹设有与限位凸块紧配合设置的限位凹槽,上述限位凹槽设置有二个,二限位凹槽相对处于上述限位滑孔的两侧,且两限位凹槽相对设置的相对侧上均开设有供限位凸块滑入限位凹槽内的缺口;上述限位滑孔设置有二个,二限位滑孔相对称设置,上述连接块与上述限位滑块相对应设置。
上述转动套的内侧壁上具有沿压嘴帽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导向滑槽,上述压嘴帽的外侧壁上凸设有嵌装于导向滑槽内,并在导向滑槽内滑动的导向滑块;上述导向套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导向套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条状弧形滑轨,上述压嘴帽的内侧壁上凸设有卡入弧形滑轨内,并在弧形滑轨内滑动的导向凸粒。
上述转动套的内侧壁上凸设有两个沿转动套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凸条,两凸条相对间隔设置,两凸条之间的间距即为上述导向滑槽,上述导向滑槽设置有二个,二导向滑槽相对设置,上述导向滑块相对设置有二个。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伸缩帽的修正带,使用时只需转动转动套,转动套的转动能够带动压嘴帽作直线移动,压嘴帽的直线移动可使压嘴的第二端端部隐藏或露出,压嘴第二端端部的露出可实现修改之用,压嘴第二端端部的隐藏可实现对带体的保护之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转动套与壳体连接配合,压嘴帽与转动套连接配合,则压嘴使用时压嘴帽无需取下,始终与转动套连接在一起,不会丢失,避免了传统修正带的压嘴帽使用时需拆下造成易遗失,从而使压嘴上的带体受污染导致修正带使用时间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省略转动套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套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压嘴帽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一扬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一扬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37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粒荧光增白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通电装置和通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