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装式山地雨水集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2942.4 | 申请日: | 2015-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8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田心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心宁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6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装 山地 雨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地雨水收集蓄方法和山地雨水收集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装式山地雨水集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面积的荒山,山势坡度陡峻、岩石裸露、野草稀少,土壤干旱贫瘠。绿化荒山时,因没有水源,种上的树不能被浇灌,多被旱死,结果是年年种树不见树,大量荒山得不到绿化,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和资源浪费。因此水是解决绿化荒山难题的最大门坎。目前常见的山地雨水收集存储方法,大都是在山坡地上挖沟埋设集水管和修建储水池来收集和存储雨水,其不足是,1、修建这种固定式蓄水池在土质山体上容易施工,但是在石质山体上,需要大型机械凿石开沟,劳动强度大,施工成本高,在不易修建道路的山坡上,不能施工。并且施工后不可移动,使用范围较小;2、由于荒山地表粗糙疏松,不易形成地表泾流,收集雨水量较少,可靠性差;3、又由于蓄水池是敞口的,因此蓄水池内的水与外部空气接触面积大,水分蒸发量大,且容易造成污染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适宜干旱山地和岩石裸露的石质山体上应用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收集雨水量大,可靠性强,成本低,可拆装式山地雨水集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装式山地雨水集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金属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漏斗式集雨顶,支撑架下安放有蓄水囊;所述的蓄水囊顶板设有进口,底部设有取水口;集雨顶的漏水口连接有输水导管,输水导管再插入蓄水囊中;所述的蓄水囊的容量大于或等于集雨顶的年平均集水量。
进一步,为了防止风刮树叶等杂物堵塞,在漏斗式集雨顶的漏水口上设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将山地雨水集蓄装置设置在山体表面上,不但为山坡地的绿化提供了水源,把原来不能绿化的山地,能有效地绿化,解决了荒山绿化无水的瓶颈问题。2、分体式设计,建设安装方便,一个人就可以施工;3、适用性强,任何地形都可以因地势变化安装;4、经济耐用,选用材料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集水效果明显,以山东为例,年平均降水量六百多毫米,两平方米的集水顶,一年就可以收集一立方多雨水,和滴灌微灌技术配合,可满足几十棵树的生长需求。5、分体设计也便于可拆卸搬移,重复使用,从而降低了制作成本,也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6、由于蓄水囊基本是封闭的,从而减少了水分的蒸发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可拆装式山地雨水集蓄装置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2、集雨顶,3、支撑架,4、输水导管,5、蓄水囊,6、取水口,7、山体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拆装式山地雨水集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金属支撑架3,支撑架3上安装有漏斗式集雨顶2,支撑架3下安放有蓄水囊5;所述的蓄水囊5顶板设有进口1,底部设有取水口6;集雨顶的漏水口连接有输水导管4,输水导管4再插入蓄水囊5中;所述的蓄水囊5的容量大于或等于集雨顶2的年平均集水量。
进一步,为了防止风刮树叶等杂物堵塞,在漏斗式集雨顶的漏水口上设有滤网。
使用时将支撑架3安装在山体表面7上。
以山东为例计算,若年均降雨量约600㎜,某山坡地的局部绿化植树1000棵,用水50立方。此时,需制作一个50立方容量的蓄水囊;需制作一个(50÷0.6)=83平方口径的集雨顶,如集雨顶是圆形的,直径约为12米,如集雨顶是方形的边长需大于9米。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也可就地取材,采用山上的岩石垒成石墙作为支撑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心宁,未经田心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29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用浴室柜
- 下一篇:工具存放装置和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