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USB-C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1884.3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2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谢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挺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02;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usb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能将信号进行传输、改进型USB-C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新型设备对于轻量化小型化的追求,传统USB接口的“庞大”尺寸已经很难满足设备生产厂商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传统USB接口中需要反复拔插、寻找“正确”方向的问题已经被消费者广为诟病,用户迫切需要一种类似Lighting接口般正反面均可插入的接口,特别是在手机等需要频繁大量连接数据线的设备中,每天一到两次插错接口的体验绝不友好。USBType-C是一种和iPhone手机中Lightning接口般轻薄小巧的新型USB接口,可以扩展成电源/USB传输/VGA或HDMI三个接口,通过适配器,还可以兼容USB3.0、USB2.0等上一代接口,其具有的纤薄、无方向性的优点而备受使用者喜爰。然而,对于生产厂商来说,多套的模具才能完成产品外壳的制作,如附图1所示,由外壳、上片2、上端子3、中心片4、中片5及下片构成的USB-C连接器,由于部件多、体积小,使得制程难管控;高频问题难解决;且因塑胶胶位较薄,零件以及成品机械性能弱;制程复杂,组装检测工艺多等诸多缺失,影响了该产品的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改进型USB-C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外壳组件、卡套盒、绝缘片、PCB板及贴板组件组成,PCB板上成型有插接孔,贴板组件通过其上的接插件与PCB板上的插接孔连接,两侧有槽的卡套盒卡合于PCB板两侧的凸肩处,并定位于贴板组件处,绝缘片覆盖于贴板组件与PCB板上的插接孔连接处,起屏蔽作用的外壳组件罩覆于上述组装件之外。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外壳部分直接用PCB沉金替代,无需复杂模具加工工艺,可通过PCB板将原有的端子一体加工而成,调整各种高频问题,产品PCB采用FR-4玻纤材质,机械性能优于工程塑胶,制程简单,组装工艺较少。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习用之USB-C连接器立体分解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工艺步骤之一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工艺步骤之二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工艺步骤之三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工艺步骤之四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工艺步骤之五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工艺步骤之天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2,本实用新型由外壳组件1、卡套盒7、绝缘片8、PCB板9及贴板组件10组成,PCB板9上成型有插接孔91,贴板组件10通过其上的接插件与PCB板9上的插接孔91连接,两侧有槽的卡套盒7卡合于PCB板9两侧的凸肩处,并定位于贴板组件10处,绝缘片8覆盖于贴板组件10与PCB板9上的插接孔91连接处,起屏蔽作用的外壳组件1罩覆于上述组装件之外。
见附图3~8,当组装本实用新型时,贴板组件10通过其上的接插件与PCB板9上的插接孔91连接,绝缘片8覆盖于贴板组件10与PCB板9上的插接孔91连接处,将两侧有槽的卡套盒7卡合于PCB板9两侧的凸肩处,并定位于贴板组件10处,将上述组装件插入外壳组件1的内件11内,再将外壳组件1的外件12套覆于外壳组件1的内件11之内,并将外壳组件1的内件11上的尾扣111铆压入客户的PCB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挺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挺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18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及其充电系统
- 下一篇:配网自动化远动终端专用电源的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