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泵的进出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1712.6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5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颜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5/00 | 分类号: | F04B45/00;F04B39/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泵 进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泵,特别涉及一种气泵的进出气结构,适用于汽车座椅腰托系统或按摩椅等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运用于汽车座椅腰托系统的气泵,大致由上盖、阀座、气囊座、底座、气囊、曲杆、驱动轴、偏心轮和电机组成。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下方,电机的转轴上安装偏心轮,偏心轮上形成偏心孔,曲杆的下端形成中心孔,驱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偏心轮的偏心孔和曲杆的下端中心孔中,且驱动轴的一端为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为活动连接,曲杆的上端由中心向外辐射形成一组支杆;气囊座安装在底座上,气囊座上对应曲杆的支杆形成一组安装孔,各安装孔中密闭安装气囊,气囊底部对应安装在曲杆的支杆上;阀座密闭安装在气囊座上,上盖密闭安装在阀座上,阀座和上盖之间对应气囊形成中心出气通道和外圈进气通道;阀座在外圈进气通道中对应每个气囊都开设进气孔,且进气孔上安装单向进气阀;阀座在中心出气通道中对应每个气囊都开设出气孔,且出气孔上安装单向出气阀;上盖在外圈进气通道中形成进气接口,上盖在中心出气通道中形成出气接口。
工作原理是:启动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传动于驱动轴,驱动轴再带动曲杆上下弧线摆动,从而使气囊的容积伸缩;气囊的容积变大时,单向出气阀关闭相应的出气孔,单向进气阀则开启进气孔,气体从上盖的进气接口流入外圈进气通道中,通过进气孔和单向进气阀进入气囊,此时气囊抽气;气囊的容积变小时,单向出气阀开启出气孔,单向进气阀则关闭相应的进气孔,气囊将气体通过出气孔和单向出气阀挤压出去,气体流入中心出气通道从上盖的出气接口泵出。随着电机的转动,往复循环上述动作,实现泵的功能。
上述气泵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
单向出气阀要么为若干单个的伞形阀,使得构件多,安装不方便,要么为膜片组,具有中心柱和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四个膜片,还由中心向外辐射形成定位条,膜片与中心柱连接处形成缩颈段,结构相对复杂。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研发了一种气泵的进出气结构,在保证打气功能的前提下简化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泵的进出气结构,在保证打气功能的前提下,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泵的进出气结构,气泵由上盖、阀座、气囊座、底座、气囊、曲杆、驱动轴、偏心轮和电机组成,阀座的出气孔上的单向出气阀为组合阀,具有方形帽和阀片,方形帽盖在阀座的中心方座上,方形帽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方形片,且方形片的边与方形帽的边形成45度角,方形帽的四个角向外延伸形成定位棱直至方形片的边,相邻两个定位棱之间的方形片部分即为阀片,阀片位于阀座朝上盖的一侧并盖在阀座的出气孔上。
所述阀座的进气孔上的单向进气阀为单个的伞形阀,具有伞棒和伞面,伞棒插置在阀座的安装孔中,伞棒的两端对应阀座的安装孔形成防止伞形阀松脱的挡头,伞面盖在阀座的进气孔上,整个伞面的厚度均匀一致,且伞面的正向与伞棒成锐角。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单向出气阀为组合阀,吸气时,阀片在负压作用下盖在出气孔上,打气时,阀片被顶开,使出气孔开起,实现充气;这样,在保证打气功能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单向出气阀构件少,加工成本低,安装方便、成本也低,只要方形帽盖在方座上即可。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泵的立体分解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向出气阀的立体示意图。
标号说明
上盖1,进气接口11,出气接口12,卡簧13;
阀座2,中心出气通道21,外圈进气通道22,进气孔23,出气孔24,中心方座25,安装孔26;
气囊3,气囊座31,安装孔32;
底座4;
曲杆5,中心孔51,支杆52;
驱动轴6;
电机7,偏心轮71,转轴72,偏心孔73;
单向进气阀8,伞棒81,伞面82,挡头83;
单向出气阀9,方形帽91,阀片92,定位棱9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气泵,由上盖1、阀座2、气囊座31、底座4、气囊3、曲杆5、驱动轴6、偏心轮71和电机7组成。
其中,气泵主要构件之间的配合可以如下所述,但不仅限于下述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1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