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空旋转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1416.6 | 申请日: | 2015-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5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彭全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全贤 |
主分类号: | B25H1/00 | 分类号: | B25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旋转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旋转平台的技术领域,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中空旋转平台,藉由一动力源的输出轴输出动力传递至一环形齿轮,使该环形齿轮连动一输出转盘,同时该输出转盘于一轴承固定座顶部稳定转动,不仅具多角度加工的功能,同时达成易生产制造利于提高整体工作效率的目的。
背景技术
在进行物件加工时,通常会将待物件放置于工作桌上,以方便工作人员以手工或透过操作机械的方式对物件加工;初期,工作台仅具有由一支撑座所撑固的工作桌,令操作人员可将待加工的物件放置于桌上一手握持住物件,另一手持工具对物件进行加工操作;进入工业时代后,为了增进加工速度,开始有业者对传统工作桌进行改良;
请参阅图5至图6所示,习知一种旋转台,由一马达91输出经由一驱动齿轮92啮合一被动齿轮93,该被动齿轮93固设于一工作盘94,该工作盘94上的物件进而旋转来进行多角度的加工;然则随着时代进步,传统习用该工作盘94与一座体95之间设一交叉轴承96,该交叉轴承96内部环状装设数滚子97呈相互垂直交错排列,但于加工及制造上困难度高等缺点有待改进,困扰相关人员已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旋转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其不仅具多角度加工的功能,同时达成易生产制造利于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中空旋转平台,包含:
一本体,该本体为一平板且顶端向上延伸一圆形周壁,该圆形周壁于圆心处设一轴向穿孔,该轴向穿孔由底部向上穿设一轴承固定座,该轴承固定座呈凸字形且与该本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并于圆心处垂直设一穿孔,该穿孔顶部开口外周壁设一外螺纹;此外该本体底部一侧固设一座体,该座体内容置一动力源,其主要特征在于:
该容置空间由上向下依序套入一下径向轴承,该下径向轴承为三环片彼此重叠,且各该环片位于中间的该环片设数水平滚针呈环状排列;
一环形齿轮,该环形齿轮以等距垂直穿设数锁固孔,且于该环形齿轮内周壁设一轴向轴承,该轴向轴承内设数垂直滚柱呈环状排列;
一上径向轴承,该上径向轴承为三环片彼此重叠,各该环片位于中间的该环片设各该水平滚针呈环状排列;
一固定螺帽,该固定螺帽内周壁设一内螺纹,该内螺纹螺固该轴承固定座顶端开口外周壁该外螺纹;
一输出转盘,该输出转盘为环形且套设于该轴承固定座后,该环形齿轮由下向上穿设各该锁固孔后螺固该输出转盘。
其中,该动力源的输出轴向上延伸设一主动齿轮于该本体内部啮合该环形齿轮。
其中,该动力源的输出轴套设数轴承于该座体之间。
其中,各该锁固孔数量六孔且呈两两对应。
其中,该输出转盘顶面环形等距设数工件定位孔,该工件定位孔为盲孔。
藉由上述结构,令该动力源的输出轴输出动力传递至该环形齿轮,使该环形齿轮连动该输出转盘,同时该输出转盘于该轴承固定座顶部稳定转动,不仅具多角度加工的功能,同时达成生产制造快速的目的。
以下所述者仅在于解释较佳实施例而非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故凡有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基础,而为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形式的变更或修饰,皆属于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习知的剖面示意图。
图6:习知的主轴轴承剖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如下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空旋转平台,包含:
一本体10,该本体10为一平板11且顶端向上延伸一圆形周壁12,该圆形周壁12于圆心处设一轴向穿孔13,该轴向穿孔13由底部向上穿设一轴承固定座20,该轴承固定座20呈凸字形且与该本体10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14,并于圆心处垂直设一穿孔21,该穿孔21顶部开口外周壁设一外螺纹22;此外该本体10底部一侧固设一座体80,该座体80内容置一动力源81,其主要特征在于:
该容置空间14由上向下依序套入一下径向轴承30,该下径向轴承30为三环片31彼此重叠,且各该环片31位于中间的该环片31设数水平滚针32呈环状排列;
一环形齿轮40,该环形齿轮40以等距垂直穿设数锁固孔41,且于该环形齿轮40内周壁设一轴向轴承43,该轴向轴承43内设数垂直滚柱42呈环状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全贤,未经彭全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14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