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区攀崖清理垃圾的安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700234.7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2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纲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A62B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1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区 清理 垃圾 安全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景区攀崖清理垃圾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景区攀崖清理垃圾作业需要多人搭档,三、四人在上面放绳并监护,一个人到崖面作业。作业人员将安全绳系在腰间安全带上,双手抓着绳子,顺着绳子慢慢向上下行。由于悬崖高低不平,他们在上下行过程中经常悬空。作业人员容易左右摆动、短距离上下坠落,都容易引起作业人员擦伤、划伤;也容易疲劳,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且上面的人一旦失手,将造成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景区攀崖清理垃圾的安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安全装置包括由连接杆连接的两根环形链以及攀崖鞋,该攀崖鞋前端设有弯钩;所述环形链经锚桩将其端部固定后沿崖面悬挂,作业人员脚穿所述攀崖鞋,通过所述弯钩勾住所述环形链的链环口,左右脚分别沿两根环形链上行或下行,用于清理该环形链附近崖面上的垃圾。
优选的,所述两根环形链之间相距300mm左右。
优选的,所述攀崖鞋和其前端的弯钩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弯钩焊接在该攀崖鞋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两根环形链经锚桩固定后沿崖面悬挂,形成软梯,作业人员脚穿攀崖鞋,利用攀崖鞋上的弯钩勾住所述环形链的链环口,左右脚分别沿两根环形链上行或下行,清理该环形链附近崖面上的垃圾。作业人员不会左右摆动或短距离上下坠落;不需要上面的人配合照看,安全性高,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两根环形链的安装示意图(主视);图2是两根环形链的安装示意图(侧视);图3是攀岩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山崖;2—环形链Ⅰ;3—环形链Ⅱ;4—连接杆;5—锚桩;6—攀崖鞋;7—弯钩;8—安全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环形链Ⅰ2、环形链Ⅱ3通过连接杆4连接,两根环形链之间相距300mm左右。攀崖鞋6前端焊接有弯钩7,攀崖鞋6和其前端的弯钩7均由金属材料制成。环形链Ⅰ2、环形链Ⅱ3经锚桩5将其端部固定后沿崖面悬挂,作业人员脚穿攀崖鞋6,通过弯钩7勾住环形链Ⅰ2、环形链Ⅱ3的链环口,左右脚分别沿两根环形链上行或下行,手抓安全绳8,双脚、手三处与安全装置连接,确保安全。用于清理该环形链附近崖面上的垃圾。清理垃圾时,作业人员可脱离两根环形链组成的链梯,将安全带挂于该链梯上,作业人员清理其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垃圾。
环形链Ⅰ2、环形链Ⅱ3和攀崖鞋6还可以由高强合成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纲,未经李建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700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提高打印效率的标识卡
- 下一篇:一种通过热媒循环稳定控制温度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