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料自动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9054.1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9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许利红;钱军;杜芳;顾君;杜红立;马哲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04 | 分类号: | B65G53/04;B65G53/40;B65G53/6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料 自动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短纤行业生产输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原料自动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涤纶短纤的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把PET瓶片原料投放至真空干燥装置进行干燥处理,传统的原料投放运送都是靠人工完成:首先把用编制袋包装的原料通过叉车或人工手推车运送至货梯或吊装口,然后送至投料层,最后又要靠人工把原料一袋袋的放到投料口进行投料,这种投料方式效率极其低下,如果当一个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流水线时,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不但生产效率无法提高,而且大大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先进、设备布局合理、而且自动化程度高,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的原料输送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原料自动输送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计量输送器、旋风分离器、混料输送装置、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和多个料仓,所述的多个计量输送器的进料口上方设置行车装置,所述的多个计量输送器的出料口分别与所述的第一风管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风管的一端设置输送风机,另一端与所述的旋风分离器相连接,所述的旋风分离器的出料口与所述的混料输送装置相连接,所述的混料输送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的第二风管相连接,所述的第二风管的一端设置输高风机,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多个料仓进料口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系统还包括控制柜系统,所述的第二风管与料仓的进料口之间分别设置三通切换阀,所述的料仓内设置料位计,所述的三通切换阀和料位计分别与控制柜系统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传统化纤行业纺丝原料依靠人工投料、拉料、货梯送料这样一个效率低下,人工成本大的运作模式,自动化程度高,不但把人力资源成本降到最低,而且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杜绝了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使企业生产更加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原料自动输送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计量输送器3、旋风分离器7、混料输送装置8、第一风管9、控制柜系统、第二风管10和多个料仓11,所述的多个计量输送器3的进料口上方设置行车装置2,所述的多个计量输送器3的出料口分别与所述的第一风管9相连接,所述的第一风管9的一端设置输送风机5,另一端与所述的旋风分离器7相连接,所述的旋风分离器7的出料口与所述的混料输送装置8相连接,所述的混料输送装置8的出料口与所述的第二风管10相连接,所述的第二风管10的一端设置输高风机,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多个料仓11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的第二风管10与料仓11的进料口之间分别设置三通切换阀,所述的料仓11内设置料位计,所述的三通切换阀和料位计分别与控制柜系统相连接。
当生产需要投料时,操作工首先通过控制柜系统,选择需要投料的料仓组,并通过控制系统打开料仓第二风管10上的三通切换阀,然后行车装置2把需要真空干燥的原料吊装至计量输送器3上方,打开太空袋使原料落入计量输送器3,计量输送器3推送原料至第一风管9,由于输送风机5的作用,第一风管9的原料迅速被吹送至旋风分离器7后落入混料输送装置8,混料输送装置8的作用在于把不同比列的原料充分结合,为后面的纺丝生产减少废丝率,提升工艺质量和生产效率。输高风机6是个大功率风机,混料输送装置8把混合好的原料输送至料仓11的第二风管9,在输高风机6的作用下,把原料吹送到指定的料仓11,料仓11是带有料位计的原料储存装置,当风送上来的原料达到储存量时,料位计便把信号传递给控制柜系统,控制柜系统通过信号控制,使三通切换阀关闭进料口,于是原料便送至下一个料仓,直到所有料仓都加满原料为止,工作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9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