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的流线型波纹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6254.1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2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宋健斐;胡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01J19/32 | 分类号: | B01J1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率 流线型 波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惯性式气液分离装置,主要可用于烟气脱硫、汽轮机除液等需要使用波纹板除液器的工业场合。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工业应用中常见的惯性式气液分离器仍然采用传统的波纹板结构,结构型式包括三角形波纹板、梯形波纹板、非对称流线型波纹板以及在这些板型基础之上添加直钩、弯钩、开槽等型式的波纹板。
如图1所示,经过多级折弯的三角形波纹板叶片以一定横向间距多排平行布置,每两片波纹板之间形成曲折多弯的流道空间。带有细小液滴的气体从装置入口处进入波纹板流道,被强制沿着波纹板形状进行曲折流动。由于气体跟随性好,可从装置的出口处流出;而液滴惯性较大,在曲折流道中不能很好地跟随气体,从气体流动轨迹中偏移脱出,撞击到波纹板壁面上。液滴随后在壁面上铺展形成液膜,随着液膜的积聚越来越多,受重力影响,液膜汇聚成液流竖直向下(垂直于附图1纸面方向)流动,进入收液槽等液相回收容器中,气液两相得以分离。该波纹板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很多问题。首先,当液相中含有大量钙、镁等电解质或其他不溶的杂质颗粒时,在流道的折弯尖端会沉积,产生结垢现象,尖端处的垢难以顺利清洗,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流道会出现堵塞,整个装置的分离性能会大大下降,压降损耗明显提升。解决结垢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停工状态下更换或逐片清洗波纹板,造成人力和财力成本的浪费。其次,气体在流道中需要急剧折弯,在气速较大的工况下,流体的连续碰撞转向造成极大的能量损耗。常用的三角形波纹板在4~6m/s的气速下,压降甚至会达到100Pa以上。
图2为另外一种工业常用的非对称式的流线型波纹板。该类波纹板几何形状平滑,无尖锐的折弯构造,可有效减少结垢并易于非间歇性工作条件下的清洗。流线型的几何形状还可以使流体通过流道时压降显著降低。然而,相较于三角形波纹板,液滴在这种流道中的跟随性也得以增加。在低气速工况下,当量直径在50μm以下的颗粒分离效率较低,即使是多列串联布置也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CN201110219753.8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波纹板结构。该波纹板将已有的三角形波尖改为平台波尖,并在平台处设置有间距1.5mm、伸出长度6mm的叶片。新结构使液滴在平台及叶片处的聚集次数增多,提高了气液分离的效率。但是该板的平台转折处仍有尖锐的折角,容易结垢。水垢也会堵塞叶片与板之间的缝隙,使波纹板难以清洗,无法重复使用。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720040897.6公布了一种在梯形波纹板上设有凹凸状导液结构的新型板片。其导液结构呈倒V字形,使用冲压方式加工形成,槽深30~40mm。在安装布置上,两片板之间的间距在220~420mm之间。该板不易出现二次夹带现象,但仍然不能避免结垢现象。由于板间距大,该装置不能对较小当量直径的液滴实现分离。
中国发明专利CN200610148271.7提供了一种新的环状波纹板。其叶片圆弧的曲率半径始终相同,在1.2~2m之间,叶片的高度在200mm以上。可将二次夹带的临界流速提高到5.5~6.5m/s左右,该板型对较小当量直径的液滴很难实现完全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波纹板流线型结构。该波纹板按照一定的间距多排平行布置后,形成的流道空间中没有尖锐的折弯结构,既可以避免结垢,易于连续工况下的清洗,又能显著提高当量直径在20μm以下的液滴的分离效率,并保证压降损失与已有的流线型波纹板压降相近。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的流线型波纹板,包括进口直边段(1),凸起前侧段(2),凸起段(3),凸起后侧段(4),出口直边段(5)。波纹板的上下两个表面形状不同,板厚连续变化。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的流线型波纹板,其特征在于:进口直边段(1)和出口直边段(5)的长度不同,但厚度相同,厚度值为δ。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的流线型波纹板,其特征在于:凸起前侧段(2)上下两个弧表面的曲率半径不同,下表面曲率半径大于上表面曲率半径。优选地,弧表面的曲率半径在50~300mm之间。板厚连续变化,厚度范围在0.5δ~2δ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的流线型波纹板,其特征在于:凸起段(3)的上下两个弧表面的圆心位置点不在竖直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优选地,两圆心水平方向的间距为2±0.5mm,竖直方向的间距为16±0.5mm。两个弧表面的曲率半径也不同,下表面的曲率半径大于上表面的曲率半径。优选地,弧表面的曲率半径在20~35mm之间。板厚连续变化,厚度范围在0.5δ~3.5δ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6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控温式老化试验箱
- 下一篇:一种医用药水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