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心电杆的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96031.5 | 申请日: | 2015-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6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郭平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力风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2/12 | 分类号: | E04H12/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03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心 电杆 钢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心电杆的钢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实心电杆在制造过程中,往往只是在水泥中添加几根钢筋而已,以达到钢筋混凝土的效果,但是,这样制造出来的电杆因钢筋分布不均匀,导致其结构不稳定,质量低劣,电杆在长期的风吹雨打下容易出现裂缝,混凝土脱落现象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大的钢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心电杆的钢结构,包括钢结构本体,钢结构本体包括中心钢筋、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第三钢筋、第四钢筋和多条第一连接筋,第一连接筋至少缠绕中心钢筋一圈,且两端分别与第一钢筋和第三钢筋焊接,任意相邻的两条第一连接筋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筋,第二连接筋至少缠绕中心钢筋一圈,且两端分别与第二钢筋和第四钢筋焊接,所述钢结构本体套设有多个钢圈,钢圈分别与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第三钢筋和第四钢筋焊接。
进一步,所述中心钢筋的直径为20mm,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第三钢筋和第四钢筋的直径均为10mm。
进一步,所述的任意相邻的两个钢圈之间的距离相同。
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分别与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第三钢筋和第四钢筋相连,而第一连接筋缠绕在中心钢筋上的连接部分实行满焊,第二连接筋缠绕在中心钢筋上的连接部分也实行满焊,第一连接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钢筋和第三钢筋焊接,第二连接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钢筋和第四钢筋焊接,这样使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第三钢筋和第四钢筋分别有效的固定在中心钢筋的周侧,使其均匀分布,结构稳定,制造出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更加牢固,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钢结构本体的结构强度,在钢结构本体上套设有多个钢圈,钢圈分别与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第三钢筋和第四钢筋焊接,使其连成一个整体,结构强度更大,制造出来的电杆质量更好,混凝土也能与钢结构完美的结合,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也不易脱落,电杆不易出现裂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实心电杆的钢结构,包括钢结构本体,钢结构本体包括中心钢筋1、第一钢筋2、第二钢筋3、第三钢筋4、第四钢筋5和多条第一连接筋6,第一连接筋6至少缠绕中心钢筋1一圈,且两端分别与第一钢筋2和第三钢筋4焊接,任意相邻的两条第一连接筋6之间设有第二连接筋7,第二连接筋7至少缠绕中心钢筋1一圈,且两端分别与第二钢筋3和第四钢筋5接,所述钢结构本体套设有多个钢圈8,钢圈8分别与第一钢筋2、第二钢筋3、第三钢筋4和第四钢筋5焊接。
中心钢筋1利用第一连接筋6和第二连接筋7分别与第一钢筋2、第二钢筋3、第三钢筋4和第四钢筋5相连,而第一连接筋6缠绕在中心钢筋1上的连接部分实行满焊,第二连接筋7缠绕在中心钢筋1上的连接部分也实行满焊,第一连接筋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钢筋2和第三钢筋4焊接,第二连接筋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钢筋3和第四刚劲焊接,这样使第一钢筋2、第二钢筋3、第三钢筋4和第四钢筋5分别有效的固定在中心钢筋1的周侧,使其均匀分布,结构稳定,制造出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更加牢固,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钢结构本体的结构强度,在钢结构本体上套设有多个钢圈8,钢圈8分别与第一钢筋2、第二钢筋3、第三钢筋4和第四钢筋5焊接,使其连成一个整体,结构强度更大,制造出来的电杆质量更好,混凝土也能与钢结构完美的结合,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也不易脱落,电杆不易出现裂缝。
进一步,所述中心钢筋1的直径为20mm,第一钢筋2、第二钢筋3、第三钢筋4和第四钢筋5的直径均为10mm。
中心钢筋1的直径为20mm,第一刚筋、第二钢筋3、第三钢筋4和第四钢筋5的直径均为10mm,且用于制造钢圈8的钢筋直径也为20mm,这样子的设计,节约了第一钢筋2、第二钢筋3、第三钢筋4和第四钢筋5的使用量,节约了资源。
进一步,所述的任意相邻的两个钢圈8之间的距离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力风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力风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60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