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设备手持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3244.2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0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姜守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守昶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王镜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淡水镇***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设备 手持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带,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设备手持固定带。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智能设备主要包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由于智能设备尺寸较大,使用时比较麻烦,使用者的手必须要时刻紧握着,这种手握智能设备的方法不但手容易疲劳,而且难以握牢,当使用者因为打瞌睡或一不留神,智能设备容易从使用者的手上脱离而掉落在地板上,造成不必要的损坏,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者单手手持智能设备的智能设备手持固定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设备手持固定带,其包括由弹性材料成型的带体,所述带体上设有两个分别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套设部,每个套设部上均设有固定孔,所述带体设在智能设备的背面,且两个套设部上的固定孔分别套设在智能设备两个呈对角设置的顶角上。
一种智能设备手持固定带,其包括由弹性材料成型的带体,所述带体上设有三个或四个分别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套设部,每个套设部上均设有固定孔,所述带体设在智能设备的背面,且三个或四个套设部上的固定孔分别套设在智能设备的不同顶角上。
一种智能设备手持固定带,其包括由弹性材料成型的带体,所述带体上设有三个分别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套设部,每个套设部上均设有固定孔,所述带体设在智能设备的背面,且其中一个套设部上的固定孔套设在智能设备的顶部或底部,另外两个套设部上的固定孔分别套设在与智能设备顶部或底部相对的两个顶角上。
所述带体的中部设有手抓孔。
所述带体的表面设有摩擦凸粒。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只要将手插入带体与智能设备之间,在带体的弹性作用下,智能设备能够牢牢地与使用者手固定在一起,因此,可以有效防止智能设备从使用者手上脱落而损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减少使用智能设备时手掌的负担,也降低了智能设备脱落而损坏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更好的把持手感,这些都能大大提升使用者操作智能设备的体验。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设备手持固定带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设备手持固定带实施例1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设备手持固定带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设备手持固定带实施例2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设备手持固定带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设备手持固定带实施例3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设备手持固定带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设备手持固定带实施例4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弹性材料成型的带体1,带体1上设有两个分别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套设部2,每个套设部2上均设有固定孔21,带体1设在智能设备3的背面,且两个套设部2上的固定孔21分别套设在智能设备3两个呈对角设置的顶角上,本实施例中,该智能设备3为智能手机或者尺寸较小的平板电脑。
另外,在带体1的表面设有摩擦凸粒(图中未示出),可以增加摩擦力,同时具有按摩的效果。
使用时,使用者只要将手插入带体1与智能设备3之间,在带体1的弹性作用下,智能设备3能够牢牢地与使用者手固定在一起,可以有效防止智能设备3从使用者手上脱落而损坏。
实施例2:如图3或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弹性材料成型的带体1,带体1上设有三个分别沿不同方向延伸的套设部2,每个套设部2上均设有固定孔21,带体1设在智能设备3的背面,且三个套设部2上的固定孔21分别套设在智能设备3的不同顶角上,本实施例中,该智能设备3为尺寸较大的平板电脑。另外,带体1的中部设有手抓孔11,方便手提智能设备3。
另外,在带体1的表面设有摩擦凸粒(图中未示出),可以增加摩擦力,同时具有按摩的效果。
使用时,使用者只要将手插入带体1与智能设备3之间,在带体1的弹性作用下,智能设备3能够牢牢地与使用者手固定在一起,可以有效防止智能设备3从使用者手上脱落而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守昶,未经姜守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3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