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便携式灭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8415.2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0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刘红;周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久港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13/00 | 分类号: | A62C13/00;A62C13/7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63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便携式 灭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灭火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灭火器中,其启动装置大多设于灭火器的壳体外部,通过按压启动按钮,使启动装置产生高压电流,从而启动点火元件,再点燃点火药层,继而引燃灭火器主装药,使主装药形成稳定的燃烧化学反应,生成灭火气溶胶,实现灭火。因常用的灭火器上的启动按钮均设于壳体外且突出壳体表面,操作人员在日常操作中不小心按到或碰撞到启动按钮时,易发生自动启动的危险,而采用按压手柄进行启动灭火的灭火器,通常需要采用保险销进行锁定,灭火时,需先拔出保险销后、再按压手柄,从而实现灭火,而因保险销位于灭火器壳体外,在不经意间易被碰落,也易导致自动喷射灭火剂的情况发生,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灭火器中,其启动装置通常通过导线与药筒内的引线直接连接,灭火器使用时,启动启动装置,使启动装置内的导线带静电从而引燃药筒内的引线,进而引爆药筒内的灭火药剂,实现灭火剂的喷发。因大多数灭火器的启动装置是安装在壳体外,导线与引线的连接处裸露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灰尘或其他易燃物发生摩擦可能产生静电,从而导致非正常的误启动,使灭火药剂自动引燃,从而给操作人员及周围环境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新型便携式灭火器,有效地防止了因操作人员不小心碰撞到启动按钮而发生自动启动的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便携式灭火器,所述的灭火器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壳体、插设在所述壳体内腔中的药筒,所述药筒的前端开设有喷口且所述药筒内埋设有第一导线,所述灭火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腔中的位于所述药筒后端上的具有静止状态与启动状态的启动装置,所述启动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设于所述装置本体内的带第二导线的启动器、设于所述启动器后端上的用于触发所述启动器启动的启动按钮,所述灭火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腔中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的连接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腔中位于所述启动装置后端上的用于将所述启动装置锁定在静止状态下的保险机构。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保护壳、设于所述保护壳内的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二导线分别插设在所述保护壳内与所述导电件电相连。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保护壳上还开设有分别供所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插设的第一插设孔与第二插设孔。
优选地,所述保险机构包括转动地设于所述启动装置的所述装置本体上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可转动地抵挡在所述启动按钮的前端上或脱离所述启动按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装置本体间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限位件旋转使其抵挡在所述启动按钮前端面上的弹性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保险机构还包括沿前后方向滑动地套设在所述装置本体外周部上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限位件的后端上,用于驱动所述限位件旋转使其脱离所述启动按钮。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灭火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壳体前端的壳帽,所述药筒的前端收容在所述壳帽的内腔中。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壳帽的前端还固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可配合地插设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并抵压在所述驱动件的后端上,进而驱动所述驱动件向前滑动从而带动所述限位件旋转脱离所述启动按钮。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侧周部上还设有若干凸肋,所述凸肋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侧周部上还套设有荧光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便携式灭火器,通过将启动装置设于壳体内同时设置保险机构,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因不小心触碰或碰撞,而造成启动装置自动启动的情况发生,确保了灭火器的使用安全,而通过设置连接机构,有效地防止了导线裸露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灰尘或易燃物发生摩擦产生静电,使灭火药剂自动燃烧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便携式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便携式灭火器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便携式灭火器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久港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久港消防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84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竞技灭火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基于腕踝针法的按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