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散热型腔体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7282.7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7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峰;黄子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登峰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436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散热 型腔体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型腔体滤波器。
背景技术
滤波器是一种对信号有处理作用的器件或电路,随着电子市场的不断发展也越来越被广泛生产和使用,滤波器主要分为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主要作用是让有用信号尽可能无衰减的通过,对无用信号尽可能大的反射。
通信系统中通常采用腔体滤波器将特定频率范围的干扰信号或杂波信号滤除。实际使用中,腔体滤波器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一方面,由于受材料热膨胀特性的影响,腔体滤波器的滤波特性也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当温度变化时,滤波器的通带会偏离常温状态,造成边带插损变大和边带抑制降低,影响了通讯网络的性能。另一方面,热量会加速腔体滤波器内部元器件的老化,降低腔体滤波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有利于降低滤波器温度、保障滤波器性能、延长滤波器使用寿命的高效散热型腔体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高效散热型腔体滤波器,包括上端开口的腔体、可拆卸的盖设于腔体上端的盖体、固定于腔体的底板上且容纳于腔体内的若干个谐振杆和安装于盖板面向腔体的一面且伸入腔体内的若干个调谐杆,所述谐振杆与调谐杆对应设置;还包括设置于腔体底板且与谐振杆相对应的若干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基座和自基座一侧延伸的若干个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背离基座的一端穿设伸出腔体底板,所述基座和散热鳍片的外表面均涂覆有固化石墨烯层。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基座为圆形,所述散热鳍片呈条形且均匀布设于基座的圆周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鳍片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基座与散热鳍片一体成型。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散热片还设置有压电振动片,所述压电振动片设置于基座和散热鳍片形成的腔隙内并与散热鳍片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一方面,由于滤波器产生的热量主要来源于谐振杆,因此在谐振杆的底部对应位置设置散热片,以此来传导谐振杆产生的热量,降低腔体内部的温度,延长滤波器的使用寿命,保障滤波器的性能,热量传递路程短,散热效率高;第二方面,散热片包括基座和若干个散热鳍片,且散热鳍片的一端伸出腔体底板外部,散热面积大,进一步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第三方面,基座和散热鳍片的外表面均涂覆有固化石墨烯层,利用石墨烯极高的导热性,谐振杆产生的热量能迅速沿着石墨烯层进行面传递,迅速传递到散热片内部,并通过散热片传递到外界空气中,缩短了谐振杆向散热片传热所需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2、基座呈圆形,散热鳍片呈条形且均匀布设于基座的圆周上,增大了散热鳍片的表面积,增大了散热片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3、散热鳍片上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热量能通过散热孔快速传递至外界,增大了散热片的散热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4、基座与散热鳍片一体成型,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5、散热片还设置有压电振动片,压电振动片设置于基座和散热鳍片形成的腔隙内并与散热鳍片相连接,通过压电振动片的震动,带动散热鳍片震动,而挤压腔隙内的空气,使腔隙中带有高热量的空气从腔隙中急速排出,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高效散热型腔体110滤波器100,包括上端开口的腔体110、可拆卸的盖设于腔体110上端的盖板120、固定于腔体110的底板上且容纳于腔体110内的若干个谐振杆130和安装于盖板120面向腔体110的一面且伸入腔体110内的若干个调谐杆140,谐振杆130与调谐杆140对应设置;还包括设置于腔体110底板且与谐振杆130相对应的若干个散热片150。
散热片150包括基座151和自基座151一侧延伸的若干个散热鳍片152,散热鳍片152背离基座151的一端穿设伸出腔体110底板,基座151和散热鳍片152的外表面均涂覆有固化石墨烯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登峰,未经李登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72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