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烟气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6715.7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5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志欣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2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范严生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烟气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烟气监测系统,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其中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空气质量较差。工厂企业等非法排放的烟气是造成空气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保证人类生活环境的清洁,所以,国家明确要求烟气在被排放进大气之前必须首先进行有效的处理。但是,虽然国家要求严格,有些企业仍旧不能按照规定排放烟气,所以,一种能够在烟气被排放入大气之前对其进行监测的系统被迫切需要。鉴于此,中国专利文献CN203443947U公开了一种烟气监测系统,包括:烟气预处理设备、气体分析仪和安装背板;所述烟气预处理设备和所述气体分析仪安装于所述安装背板,所述烟气预处理设备和所述气体分析仪连接;所述烟气预处理设备包括取样泵、过滤器和制冷器,所述取样泵与所述过滤器连接,所述过滤器与所述制冷器连接;所述取样泵用于抽取烟气样本;所述过滤器用于将所述烟气样本过滤,并得到过滤后烟气样本;所述制冷器用于将所述过滤后烟气样本制冷,并得到干燥烟气样本;所述气体分析仪包括气体分析设备和数据显示设备,所述气体分析设备和所述数据显示设备相连;所述气体分析设备用于分析所述干燥烟气样本,并得到分析数据;所述数据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所述分析数据。该烟气监测系统能够有效监测烟气的成分,防止不合格烟气被直接排入大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空气的污染。然而,该烟气监测系统的设备较多,体积较大,不便安装,因此便携性太差,只能固定于一套出烟设备上进行使用,不能根据需要多套出烟设备进行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烟气监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烟气监测系统,包括取样单元以及与所述取样单元可分离地设置的分析单元;所述取样单元包括用于插入烟道的取样探头、与所述取样探头相连的连接管、与所述连接管相连的真空桶;所述真空桶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一端连通所述真空桶的内腔,另一端连接有出气管,用于将真空桶抽真空;所述分析单元包括能够连接于所述出气管的气体分析设备以及数据显示设备,所述气体分析设备和所述数据显示设备相连;所述气体分析设备用于分析干燥烟气样本,并得到分析数据;所述数据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所述分析数据。
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连接管为软管;所述连接管穿过多段首尾相连的套管,相邻的所述套管之间通过十字轴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烟气监测系统,由于将取样单元以及分析单元可分离地设置,因此可以单独将取样单元进行携带至不同场合进行取样,而后再进行分析。使用时将取样探头插入烟道中,打开连接管上的阀门,使烟气进入真空桶内;再将真空桶已送至分析单元,分析单元接通所述出气管,打开气泵对真空桶抽真空的同时烟气进入气体分析设备进行分析。通过将连接管设置为软管,并且所述连接管穿过多段首尾相连的套管,相邻的所述套管之间通过十字轴连接,则多段首尾相连的套管之间可以多角度转动,从而方便将取样探头伸入不同形状的烟道内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段套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志欣,未经徐志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67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