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结构人工冷源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5949.X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8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其峰;韩东方;王琳;赵强;郭信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关罡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50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结构 人工 智能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结构人工冷源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理想的人居环境应是低能耗和高舒适的协调统一。考察室内微气候环境热舒适性的空气参数包括:温度、速度、湿度、空气年龄等,这些参数均由HV&AC系统决定,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HV&AC中的人工冷源系统。
据调查,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单位建筑电耗为住宅建筑的10~15倍,为一般非住宅建筑的2~4倍。全国这类建筑的年耗电量为1000亿度/年,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造成耗电量高的主要因素为空调系统人工冷源和机械通风能耗。能耗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设备选型时安全余量较大,导致实际运行时大多数处于低效率工况点,另一方面是由于系统不能按需进行控制,能效比较低。
人工冷源机组一般均可简化为四大件系统,即: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这四大件构成的系统为典型的多变量强耦合控制系统,很难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以实现精确控制。实际中,使用双位继电器控制会出现温度波动大、能耗高、舒适性差等劣势。同时,压缩机的频繁启动会降低其使用寿命。因此,要实现实时动态控制,必须采用智能控制策略。
智能控制这一术语早在1967年由Leondes提出,是指控制系统具有仿人的功能,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来处理多种信息以减小控制偏差,提高控制品质,其内容涵盖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和运筹学三门学科。近年来,智能控制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可拓控制、混沌控制、专家控制、学习控制、基于规则的仿人智能控制等在制冷空调领域得以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VAV和VRV系统即为利用智能控制根据负荷和扰动自动进行调节的典型变容量人工冷源模式。其中VAV系统主要靠改变风量实现冷量动态控制,VRV系统则通过改变制冷系统流量进行冷量调节。两者组合可实现一拖多空调系统。但上述种方式难以对温度达到精确控制,并且容易造成过度制冷,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结构人工冷源智能控制系统,解决现有的智能控制系统难以对温度达到精确控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建筑结构人工冷源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空调主机及与所述空调主机连接的冷却水循环单元和冷冻水循环单元,所述冷却水循环单元中设有冷却水泵和冷却塔风机,所述冷冻水循环单元中设有冷冻水泵和风机盘管,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中设有可编程控制器以及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连接的冷却水变频器、冷却水进水温度传感器、冷却水出水温度传感器、冷冻水变频器、冷冻水入口温度传感器和冷冻水回水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水变频器与所述冷却水泵连接,所述冷冻水变频器与所述冷冻水泵连接。
其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工频电源,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冷却水泵与所述冷却水变频器、或与所述第一工频电源连接。
其中,优选地,所述冷却水泵为两个并联设置的水泵。
其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工频电源,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所述冷冻水泵与所述冷冻水变频器、或与所述第二工频电源连接。
其中,优选地,所述冷冻水泵为两个并联设置的水泵。
其中,优选地,还包括风机变频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所述风机变频器和所述冷却塔风机依次连接。
其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连接在所述冷却水泵和冷却塔风机之间,所述第一膨胀阀还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连接。
其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连接在所述冷冻水泵和所述风机盘管之间,所述第二膨胀阀还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控制,分别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冷却水、冷冻水温度进行采样,可编程控制器再根据采样的温度信号通过变频器来控制冷却水泵、冷冻水泵的频率,从而分别控制冷却水、冷冻水的流量,最终达到冷却水、冷冻水的恒温控制,进而使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在恒定的范围之内,避免过度制冷或制热,从而减少能源损失浪费,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结构人工冷源智能控制系统的总控制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关罡,未经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关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59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装置
- 下一篇:手术室新风量及空气质量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