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循环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5086.6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7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镇南;李镇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镇南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驹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循环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循环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储水式热水器其内胆的进水口位于内胆的底部区域,内胆水体存在明显的温度分层现象,即内胆高位的水体温度最高,其下逐渐降低,至底部基本与自来水温一致。
由于水体分层现象,使内胆里约40%的水体达不到人们所要求的热水温度,从而使热水器的热水输出率普遍较低。
目前,为解决热水器内胆内水温分层现象,采取方法是:在热水器内胆内设置循环水泵,利用循环水泵将热水器内胆内的水搅均,达到热水器内胆内水温基本一致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一是加大了制作成本,二是为以后的维修保养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三是增加了用电量,四是会增加漏电的隐患,厂家期望开发一种能实现均匀加热、增加热水输出量、从而减少电热水器加热次数,达到节约电能并且使用安全的的技术效果。而且,该热水加热装置还能与主体内胆或其它加热储水容器分离,以方便携带、运输、维修或销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均匀加热的水循环热水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循环热水器,包括热水器水箱,其中热水器水箱设有介质箱,介质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热水器水箱相连通,介质箱外或介质箱内设有加热源装置。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循环热水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具体进一步,所述介质箱内的出水口位置高于介质箱内的进水口位置。
具体进一步,所述介质箱的进水口、介质箱的出水口和热水器水箱分别通过管道连通。
具体进一步,所出水口的管道设有排空口。
具体进一步,所述出水口的管道延伸至热水器水箱内。
具体进一步,所述出水口的管道延伸至热水器水箱的底部。
具体进一步,所述加热源装置是燃气加热装置或电磁加热装置或电热棒加热装置或电瓷棒加热装置或光波管加热装置。
具体进一步,所述介质箱设有排污口。
具体进一步,所述介质箱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当介质箱的水受热时,水分子会变大,向上移动,通过出水口进入热水器水箱,热水器水箱的冷水通过连接介质箱的进水口,流入介质箱内,对介质箱内进行冷水补充,这个过程中实现热水器水箱内的水温基本均匀,提高热水器的热水出水率;经验证,与现有市场上的同容量的热水器比较,可达到2倍以上的扩容;介质箱与热水器水箱可以分离,以方便携带、运输、维修和销售。
2、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源装置不需要使用循环水泵也可以使热水器水箱内部的水循环并交换热量,减少零配件,从而使系统更加精简,节约了成本并减小故障的发生,提高产品可靠性。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源装置可使热水器水箱的水温均匀提升,因此,在使用时,无需频繁调整混水阀的冷热水比例,使淋浴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加热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5的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是附图标记说明。
介质箱10;进水管20;出水管30;加热源装置40;电磁线圈401;排污口50;进水口60;出水口70;热水器水箱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水循环热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镇南,未经李镇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50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摇驱动曲轴连杆齿轮啮合传动轮式便携车
- 下一篇:机车油门把手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