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收体成型模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2214.1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7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林秉正;阮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体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吸收用品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收体成型模轮。
背景技术
模轮在一次性吸收用品领域中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装置,其是用于生产吸收体的。现有的模轮大多采用负压吸附的方式,将原料吸附于模穴中,而后成型。但是,传统制作工艺中吸收体出现不密实及在吸收体后期二次制作过程中,高分子与木浆纤维串动的现象,成为影响产品的吸收性能及厚度尺寸的普遍因素。这几年薄型吸收体成为市场流行,木浆纤维与高分子混合比达到1:1。高分子不易被木浆纤维包裹住,出现高分子串动,易发生结团现象。充分吸收液体后芯体易断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很多时候都是采用改变原料、改变纤维粗度、改变高分子的原料来进行改进,但是其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型效果好、不易发生结团现象的吸收体成型模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收体成型模轮,包括模轮本体及罩设于模轮本体外的罩盖,所述罩盖远离模轮本体的一端上设有一内层,所述内层与罩盖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轴流风机,所述内层上设有复数个使轴流风机产生的气流跑出的风孔,所述罩盖连接有一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的喷雾口伸入罩盖内具有内层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轴流风机为两个,分别设于空腔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喷雾装置的喷雾口有三个,均匀分布地设于内层的圆周上。
优选的,所述喷雾装置为超声波雾化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雾化装置将配方液体雾化,在木浆粉碎机与成型模轮之间加入雾化配方液体,使得木浆纤维及高分子被包裹上雾化液体,高分子表面形成凝胶,粘连住木浆纤维,再通过负压系统在模轮表面成型,从而使得在后续的制作过程中不易出现高分子串动现象,配方液体干化后本身具有湿强性,在吸收体吸收液体后还能保持一定的强度,从而降低断层的现象的出现,提高吸收性能,而且所述罩盖远离模轮本体的一端上设有一内层,所述内层与罩盖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轴流风机,所述内层上设有复数个使轴流风机产生的气流跑出的风孔,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得高分子与浆料会在罩盖的中部向模轮的模穴移动,防止粘黏于罩盖的内壁,特别是在雾化区域,这种粘黏的可能性大大提升,通过这样的设置则可以有效避免;进一步的,所述轴流风机为两个,分别设于空腔的上、下两侧,设置有两个,且上下设置能够有效地增大从风孔出来的风力,防止高分子与浆料粘黏于罩盖内壁;进一步的,所述喷雾装置的喷雾口有三个,均匀分布地设于内层的圆周上,通过三个喷雾口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将罩盖的内壁空间覆盖,从而保证高分子与配方液体的接触,而且可以使得高分子会从罩盖的中部移动,而后进入模穴之中,防止高分子与浆料粘黏于罩盖内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一种吸收体成型模轮,包括模轮本体1及罩设于模轮本体1外的罩盖2,所述罩盖2远离模轮本体1的一端上设有一内层3,所述内层3与罩盖2之间形成一空腔4,所述空腔4内设有轴流风机5,所述内层3上设有复数个使轴流风机5产生的气流跑出的风孔31,所述罩盖2连接有一喷雾装置6,所述喷雾装置6的喷雾口61伸入罩盖2内具有内层3的一端。所述轴流风机5为两个,分别设于空腔4的上、下两侧。所述喷雾装置6的喷雾口61有三个,均匀分布地设于内层3的圆周上。所述喷雾装置6为超声波雾化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22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