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抗堵灌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1200.8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8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帅;尹飞虎;郑国玉;谢海霞;周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5/06 | 分类号: | A01G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玉滨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抗堵 灌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抗堵灌水器,属于节水灌溉农业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农业微灌技术领域的灌溉用各种灌水器,都是在各滴水出口前端设置一组迷宫流道,迷宫流道大致分成两类,一是单独成型,然后镶嵌在灌水器内,或插接在灌水器外;在灌水时,水流进入流道后直接进入迷宫内,泥沙不断沉积后容易将迷宫堵塞;灌水器在灌水停止后,毛管产生的负压可能将土壤中微小颗粒吸入灌水器的微孔而造成堵塞,植物根系的向水性生长可能使根侵入滴水孔引起堵塞,使原有的灌水器无法均匀地将水传送至植物的根系周围,因此,无法充分利用水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抗堵灌水器,结构简单,防堵塞效果好,适合于作物精量灌水的灌水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抗堵灌水器,包括输水腔和灌水腔,灌水腔内置灌水流道,灌水流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倾斜的进水段、带有螺旋离心柱的离心段、平直流道构成的沉积段、由连续“S”形或波形流道构成的消能段、由平直流道构成的出水段;所述沉积段流道为大径朝向所述离心段的锥形流道,沉积段的锥形外壁设有多个收集腔,每个收集腔为半封闭式,开口与灌水流道相通,收集腔与灌水流道底部方向呈锐角连接;所述沉积段内的收集腔的几何尺寸大于所述沉积段的流道几何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灌水腔内与所述沉积段对应的位置设有封闭的气压腔,所述气压腔与所述灌水腔一次真空成型并形成负压,所述气压腔将所述收集腔外部封闭,在负压的作用下,所述收集腔壁有向所述气压腔壁靠近的趋势,使所述收集腔壁始终保持张拉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腔为半球形、半椭球形、锥形或水滴形。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腔的口部收拢。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段的倾斜流道外壁设有螺旋形沉积槽,沉积槽与灌水流道相通的开口为收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有沉积段,沉积段设有收集腔,在出水段也设有沉积槽,均起到防止泥沙进入流道的作用,且泥沙沉积在所述收集腔和沉积段后,均能够将泥沙清理出去,不影响以后的使用。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抗堵灌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植物灌水器具有气压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灌水流道封闭气压腔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输水腔,2、灌水腔,3、灌水流道,4、进水口,5、消能稳流流道,6、出水口,7、进水段,8、离心段,9、沉积段,10、消能段,11、出水段,12、收集腔,13、沉积槽,14、收集腔开口,15、气压腔。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高抗堵灌水器包括输水腔1和灌水腔2,所述灌水腔2内设有灌水流道3,所述灌水流道3进水口4和出水口6,所述进水口4处进水管的数量为1到5个;输水腔1通过进水口4与灌水流道相通,所述出水口6与所述高抗堵灌水器外部相通。
灌水流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倾斜的进水段7、带有螺旋离心柱的离心段8、平直流道构成的沉积段9、由连续“S”形或波形流道构成的消能段10、由平直流道构成的出水段11;所述沉积段9流道为大径朝向所述离心段的锥形流道,沉积段9的锥形设有多个收集腔12,每个收集腔为半封闭式,开口与灌水流道相通,收集腔12与灌水流道底部方向呈锐角连接;所述沉积段内的收集腔的几何尺寸大于所述沉积段9的流道几何尺寸。
收集腔开口14与灌水流道相通,收集腔12与灌水流道3底部方向呈锐角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收集腔12外壁周围设有封闭的气压腔15,气压腔15为负压,气压腔将收集腔外部封闭,在负压的作用下,收集腔12始终保持张开状态,利于泥沙的沉积。
所述收集腔12的口径大于底部内径,收集腔12为半球形、半椭球形、锥形。
从离心段8出来的泥沙有向沉积段9壁移动的趋势,在重力的作用下,泥沙留置在收集腔12内,防止堵塞流道;收集腔12的几何尺寸大于沉积段流道几何尺寸,由于从离心段流过的水沿灌水流道内壁进入,从而直接进入收集腔,泥沙具有重力,在收集腔12内容易沉积,收集腔12如袋子似的的形状,泥沙易进不易出,从而使泥沙沉积于收集腔12内,快速消减压力。收集腔开口呈漏斗形,即朝向所述沉积段流道的一侧尺寸大于朝向收集腔内部一侧的尺寸,有利于泥沙进入所述收集腔,防堵塞效果好。另外,灌水器使用后,收集腔内设有可开启的窗口,用于清理泥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垦科学院,未经新疆农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1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