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印染退浆废水处理回用的成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6510.0 | 申请日: | 2015-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9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土;黄祖强;朱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华杰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印染 退浆 废水处理 成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浓度印染退浆废水处理回用的成套装置,属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化学纤维的快速发展,各类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混纺产品不断增加,即使同一企业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水质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且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浆料、染料、助剂多数为化学合成,从而导致了印染废水具有色度大、有机物含量高,水质变化大,水温水量变化大等特点。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印染废水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但目前还有许多高浓度印染退浆废水处理系统无法满足排放和回用要求,存在高浓度难降价的印染废水的处理与回用的处理装置结构问题,导致改造工期长,一次性投资大,运行费用高,运行不稳定,能源消耗大,污泥产生量多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浓度印染退浆废水处理回用的成套装置,为克服上述之不足,考虑高浓度废水处理回用装置的优化组合,解决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提供结构简单,用地面积小,可操作性强的处理装置,能满足处理废水回用于生产的要求。
一种印染退浆废水处理回用的成套装置,它包括废水调节池、A提升泵、厌氧池、活性污泥池、一沉池、集水池、B提升泵、兼氧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终沉池、氧化池、生物滤池、罗茨风机,所述的废水调节池中的A泵进水管与A提升泵的进水口连接、且A泵出水管接入厌氧池底部,与水平设置的布水管垂直连接;所述的厌氧池中部设置生物填料,下部设有活性污泥,池上口周壁设置A出水堰、且A出水堰出水口连接厌氧池出水管至活性污泥池内;所述的活性污泥池中下部内置好氧活性污泥,池底设置的曝气器与空气管的支管连接;所述的一沉池与活性污泥池的公用池壁上设有A过流孔,在一沉池上池口周壁设有B出水堰、且出水堰出水口连接一沉池出水管至集水池内;所述的集水池内的B泵进水管与B提升泵的进水口连接、且B提升泵的出水口与B泵出水管连接至兼氧池上口;所述的兼氧池内置生物填料,池底内置水力搅拌器、且水力搅拌器的进水口连接水力管,并与B泵出水管的支管连接;所述的接触氧化池与兼氧池的公用池壁下部设有B过流孔,在接触氧化池内置生物填料,池底部设有曝气器、且曝气器的进气口与空气管的支管连接;所述的二沉池与接触氧化池的公用池壁上部设有C过流孔、且C过流孔连通二沉池的C出水堰;所述的终沉池与二沉池的公用池壁下部设有D过流孔,在终沉池上池口周壁设有D出水堰,且D出水堰出水口连接终沉池出水管至氧化池内;所述的氧化池由二格组成一体、且在氧化池左侧池与生物滤池的公用池壁下部设有E过流孔;所述的生物滤池内由下而上地设置曝气器、鹅卵石衬托层、陶粒滤料、且曝气器的进气口与空气管的支管连接,并在生物滤池上池口周壁设有E出水堰、且E出水堰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所述的罗茨风机连接的空气管与各空气支管相连。
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印染退浆废水处理回用的成套装置,所述的厌氧池、兼氧池、接触氧化池的池内分别设有导流布水管、挂置生物填料。
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印染退浆废水处理回用的成套装置,所述的厌氧池为钢制的园形筒体,其高度与直经的比例为3:1,内筒表面刷环氧树脂漆防腐。
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印染退浆废水处理回用的成套装置,所述的废水调节池、活性污泥池、一沉池、集水池、兼氧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终沉池、氧化池、生物滤池,采用长方体池形的钢砼混凝土浇筑,其中调节池、集水池设在地下,其它装置设在半地上,且活性污泥池和一沉池,兼氧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和终沉池,氧化池和生物滤池分别采用联体结构建筑。
所述的一种高浓度印染退浆废水处理回用的成套装置,所述的A泵出水管、B泵出水管、厌氧池出水管、一沉池出水管、终沉池出水管、空气管的空气支管上分别设置一阀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浓度印染退浆废水处理回用的成套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华杰环保有限公司,未经上虞华杰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6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漆酚生物基树脂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利用酶生产虾青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