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4892.3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2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吴永亮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充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应用的普及,作为终端动力之源的电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目前的终端并没有进行防插反设计,所以经常会有使用者在将电池插反的情况下,而认为终端是故障,从而给用户造成很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电池易插反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电路,包括:
将电池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D6负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与限流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8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所述电池的负极与地连接。
当电池插反时,D6的负极电势低于正极电势,所述发光二极管D6导通发光。
优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端或者所述限流电阻R8与地相连接的一侧,与单片机连接;
当电池插反时,所述单片机检测到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导通电流,触发蜂鸣器进行蜂鸣。
优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端或者所述限流电阻R8与地相连接的一侧,与光耦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光耦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一分压电阻R11和第二分压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第二分压电阻R13的另一端与地连接,第一分压电阻R11的另一端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所述光耦的基极通过第三分压电阻R14与充电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优选地,该电路还包括:电容C3和稳压管ZD2;
电容C3和稳压管ZD2正极的一端分别与地连接,电容C3和稳压管ZD2负极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分压电阻R11的一端以及单片机连接。
优选地,在充电回路中还设有:电感L1和电容C2、E1,以及发光二极管D5;
所述电池的正极端还分别与电感L1和电容C2、E1的一端连接,电容C2、E1的另一端均与发光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并且电容C2、E1的另一端还同时与地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当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瞬态过大时,所述发光二极管D5导通变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池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D6负极连接,并将该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与限流电阻R8连接,当电池插反时,D6的负极电势低于正极电势,所述发光二极管D6导通发光提醒使用者电池插反,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终端电池易插反的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充电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电池易插反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电路,通过将电池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D6负极连接,并将该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与限流电阻R8连接,当电池插反时,发光二极管D6发光提醒使用者电池插反。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电路,参见图1,包括:
将电池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D6负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与限流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8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48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干扰方法及无线分散系统
- 下一篇:地热发电控制系统中频道域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