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跟鞋鞋跟内置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2708.1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8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钦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钦源 |
主分类号: | A43B21/36 | 分类号: | A43B2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跟鞋 鞋跟 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配件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跟鞋鞋跟内置件。
背景技术
鞋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远古时代,土地的高低不平,气候的严寒酷暑,人类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双脚,于是就出现了鞋:简单包扎脚的兽皮,树叶,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鞋。古人类保存下来的文献,仍能给我们提供一部精彩的鞋史。鞋子是穿在脚上防止脚受到伤害的一种物品,在人类文明史前期是草鞋、布鞋,如今以皮鞋多见。虽然中国制鞋业如今也面临着国内政策因素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影响以及来自印度、巴西、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中低档鞋类方面的竞争,在高档鞋方面又有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竞争,但中国制鞋业的综合竞争优势仍然是其它国家难以匹比的。然而,现有的高跟鞋鞋跟内置件上缺少既有助于实现装置整体内部填充物填充功能又有助于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及和外形美观的效果的装置,有些高跟鞋鞋跟内置件上缺少既有助于实现装置整体的安装及固定又有助于装置整体的底部的耐磨用的装置,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跟鞋鞋跟内置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跟鞋鞋跟内置件,包括增强填料区和填充区,所述增强填料区上有装饰包裹壳和注塑孔筒,所述填充区密封设在增强填料区内,所述填充区上端设有连接座,所述填充区上部设有镶嵌卡板,所述填充区的底部设有耐磨座,所述填充区底部设有鱼骨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饰包裹壳位于增强填料区的外侧,所述注塑孔筒位于增强填料区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增强填料区底部设有槽形板,所述填充区和增强填料区的密封端面设置有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饰包裹壳的材质为塑料。
现场使用时,操作人员将装置整体移动到合适位置,再将装置整体固定,即可进行高跟鞋鞋跟内置件固定工作。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增强填料区、装饰包裹壳、注塑孔筒和填充区既有助于实现装置整体内部填充物填充功能又有助于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及和外形美观的效果,通过设置连接座、镶嵌卡板和耐磨座既有助于实现装置整体的安装及固定又有助于装置整体的底部的耐磨,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增强填料区;11、装饰包裹壳;12、注塑孔筒;2、填充区;3、连接座;4、镶嵌卡板;5、耐磨座;6、槽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一种高跟鞋鞋跟内置件,包括增强填料区1和填充区2,所述增强填料区1上有装饰包裹壳11和注塑孔筒12,所述装饰包裹壳11的材质为塑料,所述装饰包裹壳11位于增强填料区1的外侧,增强填料区1、装饰包裹壳11、注塑孔筒12和填充区2既有助于实现装置整体内部填充物填充功能又有助于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及和外形美观的效果。
所述注塑孔筒12位于增强填料区1上部,所述增强填料区1底部设有槽形板6,所述填充区2密封设在增强填料区1内,所述填充区2底部设有鱼骨架,连接座3、镶嵌卡板4和耐磨座5既有助于实现装置整体的安装及固定又有助于装置整体的底部的耐磨,所述填充区2和增强填料区1的密封端面设置有隔板,所述填充区2上端设有连接座3,所述填充区2上部设有镶嵌卡板4,所述填充区2的底部设有耐磨座5。
现场使用时,操作人员将装置整体移动到合适位置,再将装置整体固定,即可进行高跟鞋鞋跟内置件固定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钦源,未经李钦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2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