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居中可换套式随钻打捞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2496.7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0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尹方雷;解晓宇;张沂轩;杜枫;郭书红;井元帅;杨鹏;夏进军;秦立新;张旭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刘培玲;吴士华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居中 可换套式随钻 打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山地层侧钻井套管开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居中可换套式随钻打捞杯。
背景技术:
随钻打捞杯主要用来捞取钻进或磨铣过程中正常的钻井液循环无法带出井眼的较重铁屑或金属块、片和条等,是处理井下大块金属的必备工具。它对于保护井底干净、提高钻头和磨铣工具的使用寿命、减少和防止钻头和磨铣工具意外损坏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现有的随钻打捞杯,一般是用套管与钻杆或用合金结构钢加工成杯体、杯筒后进行焊接制作,由于焊接时产生的应力、高温退火和不同材质间焊接熔合性差等焊接缺陷,造成杯体、杯筒综合机械性能降低,磨铣使用一定时间就要起钻检查,并且时有发生杯筒与杯体脱焊、杯筒不居中现象,有时甚至发生杯筒因受磨铣过程中的旋转交变径向载荷而发生变形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居中可换套式随钻打捞杯,该装置实现了提高工具强度,杯筒居中防止变形,防止磨铣过程中发生倒扣现象,提高打捞成功率,防止井下事故的发生,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便于更换和维修,安全可靠,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克服了现有随钻打捞杯因焊接缺陷造成工具强度下降,可换套式杯筒不居中,杯筒易发生变形损坏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居中可换套式随钻打捞杯,包括杯体和可换套式杯筒;杯体与可换套式杯筒反扣螺纹连接,居中块通过紧固螺丝固定在杯体与可换套式杯筒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工具强度,杯筒居中防止变形,防止磨铣过程中发生倒扣现象,提高打捞成功率,防止井下事故的发生,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便于更换和维修,安全可靠,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居中可换套式随钻打捞杯,包括杯体1和可换套式杯筒2;杯体1与可换套式杯筒2反扣螺纹连接,居中块4通过紧固螺丝3固定在杯体1与可换套式杯筒2之间。居中块4可防止可换套式杯筒2因受磨铣过程中的旋转交变径向载荷发生变形损坏。
使用时,现场实施钻具组合:磨铣工具+可换套式随钻打捞杯(下层捞杯)+钻具或钻铤+可换套式随钻打捞杯(上层捞杯)+钻具,在磨铣过程中,大块的金属块、片和条在自重作用下落进下层捞杯中,实现一次打捞。而较轻的碎烂金属被冲向上层捞杯以上环空一定高度,停泵时这些碎块因自重下落到上层捞杯中,起钻后在钻台上直接拆卸即可完成全部打捞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24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夹纱及清除尾纱的锭子
- 下一篇:一种制备差别化纤维的熔体混合装置